【本報台北訊】一名五十多歲男子有大小腳的症狀許久,左右腳的鞋子竟然差兩號,患部的那隻腳,腳跟有厚厚的皮,經過醫師診斷才發現,患者是得了病毒疣,經過治療逐漸好轉,他的願望是希望可以「穿一雙正常的鞋」。
台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皮膚科醫師陳建宇說,病毒疣就是皮膚的感冒,是人類乳突瘤病毒感染產生的皮膚病,通常以粗糙的硬丘疹表現,閩南語又稱之「魚鱗刺」或「魚鱗贅」,若皮膚有小傷口,就容易因接觸到皮膚或黏膜而感染。
陳建宇說,這名患者的病毒疣就長在腳後跟,位置會壓迫、角化,所以形成厚厚的一層皮,最後太厚了,才會左右兩隻腳差了兩號;民眾常會與雞眼混淆,但若有角化情形、血管增生,外觀看到小黑點,多是病毒疣並非雞眼。
病毒疣的病毒有數十種,長在臉上、手掌、腳上都可能,若有不安全的性接觸,也可能長在生殖器上,形成所謂的「菜花」。建議浴巾、地板或是日常用品都應該個人使用不要共用,一般感染後,會潛伏約一至六個月才會產生肉眼可見的皮膚病灶。
時序進入夏天,民眾開始往游泳池跑,建議要做好個人清潔衛生工作,若發現皮膚受傷,受傷部位要減少接觸他人日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