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客
一九一五年十二月十二日,袁世凱逆歷史潮流而動,宣布登基稱帝,歷史稱他為「洪憲皇帝」。一石激起千層浪,全國輿論譁然,各地興起護國軍,宣布要推翻帝制,重建民國。
一九一六年三月二十三日,袁世凱被迫宣告退位,在召集祕書張一麟起草撤銷帝制的文告時,袁世凱反省了自己的行為:「吾今日始知淡於功名、富貴、官爵、利欲者,乃真國士也……我歷事時多,讀書時少,咎由自取,不必怨人。」
袁世凱年少時不願意讀書,且野心很大,大家都熟知他的那首有名的對聯——「大澤龍方蟄,中原鹿正肥。」足見他年青時的野心有多大!隨著讀書致仕無望,袁世凱轉而投軍,並且在軍隊及後來的官場中如魚得水,真正做到了「人情練達」。在晚清乃至民國初年政壇上,他縱橫捭闔,這時候的袁世凱,自然不會把讀書放在心上,也不會覺得自己早年不讀書是一大損失。當復辟帝制終於惹出大禍後,他的反省不能說不深刻,這時候,他的悔意應該是真誠的。
但是這個反省最終還是被他自己所推翻,臨終時,袁世凱的態度又發生了變化,大喊:「楊度負我!」把復辟帝制的責任推給了楊度,這與他的「咎由自取,不必怨人」顯然是自相矛盾的。
正應了英國著名戲劇家蕭伯納的那句話:「歷史給我們的最大教訓是,人們很少從歷史中吸取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