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名句》兄弟鬩于牆 外禦其務

文心工作室編著 |2007.03.28
1402觀看次
字級

◆名句的誕生:

脊令在原,兄弟急難。每有良朋,況也永歎。兄弟鬩于牆,外禦其務。每有良朋,蒸也無戎。---〈小雅‧常棣〉

◆語譯:

水鳥脊令淪落到平原上,急難時只有兄弟會出力。即使有好朋友,也只會更加令人嘆息。兄弟在家爭吵打鬥,對外能同心齊力抵禦欺侮。即使有好朋友,也不會出手相助。

◆文章背景:

〈常棣〉首句便破題「凡今之人,莫如兄弟」,道出古人重視「手足兄弟」的觀念。接著是「承」,詩人用生活的急難、生命的死亡,只有兄弟之間才能有真實的互動與協助。

然後是「轉」,詩人提出外人的挑撥、欺侮,可能會破壞兄弟之間的情誼。最後是「合」,只要外敵消滅,兄弟的情誼又可以恢復,家庭也可以和樂相處。〈常棣〉是一首宣揚兄弟親愛的詩歌,相傳是周公的作品,主要是針對周朝初年「管蔡之禍」引發的遺憾所作。

◆名句故事:

「管蔡之亂」恐怕是周公心中的大痛。究竟真相如何?其實並不明朗。不過畢竟這是一部兄弟鬩牆的宮廷政變史,所以還是有些歷史學家企圖翻案。《尚書》中有一篇周公寫的〈金縢〉,裡面的蛛絲馬跡,成為史家翻案的線索。

當然,這樣的翻案,也許對制禮作樂、才德俱優的周公懷疑過了頭,不過,權力容易使人腐化。有些史學家認為,如果在尋常百姓家,這樣的「兄弟鬩牆」也許不會發生。然而就像〈常棣〉所言,兄弟之間再怎麼爭吵,一旦遇到外侮,便會共同對抗。反過來說,最可怕的不是外面的敵人,而是內部的矛盾不能化解,若是掀翻了屋頂,敵人也就順理成章打進來了。

◆新說名句:

「八王之亂」是西晉初期非常嚴重的宮廷政爭,時間長達十六年之久,不僅讓西晉政權中心迅速瓦解,也給社會帶來極大的不安。這「八王」是同姓兄弟,

由於晉惠帝昏庸無能,皇后賈氏得以有機會攬權。她首先利用楚王瑋殺掉輔臣楊駿,另立汝南王亮。同年,賈后又利用楚王瑋誅殺汝南王,旋即以誤殺之罪,除掉楚王瑋,而她卻坐擁大權,還殺了太子。

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看不下去,便率兵入朝,廢賈后為庶人。後來趙王倫僭位稱帝,齊王冏則起兵討伐趙王,成都王穎、河間王顒隨之附和,趙王倫自然慘敗被誅。

齊王冏救駕有功,得到晉惠帝賞賜,但是他的跋扈攬權,又讓河間王顒、成都王穎決心討伐他,最後是長沙王乂殺了司馬冏。緊接著就是東海王與河間王、成都王長年混戰,東海王最後取得勝利。直到晉懷帝即位後,「八王之亂」方告結束。兄弟鬩牆之悲,莫過於此。

(商周出版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