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雅青年李志強向部落小農收購蔬果,提供就業機會,希望能用餐飲幫助原民部落翻轉。圖/張念慈
【本報新竹訊】新竹縣尖石鄉、海拔一千四百五十公尺高的「宇老」山上,最近開起一間被暱稱為「尖石星巴克」的咖啡店,裡頭賣的不只是咖啡,而是部落小農對無毒食材、原民青年渴望翻轉原鄉的堅持和夢想。
從熱門的內灣景點走竹60鄉道,一路蜿蜒爬山來到位於尖石鄉前山和後山交界處的宇老觀景台,視野豁然開朗,吸引不少遊客駐足,這也是「綠木頭」咖啡廳的所在地。
店長是三十歲的泰雅青年李志強,因不忍過世父親留下的土地荒蕪,也不捨族人因農藥務農病痛纏身,多年前返回部落,結合泰雅文化智慧的自然農作法,號召族人一同改種有機蔬菜,小農們串聯開設行銷平台,為守護原鄉環境努力。
然而,這個過程並不總是順遂。青菜需要銷售管道、運送下山的成本高、有機農法需要花時間養地力,沒有強力資本做後援的部落族人,在面對初期經濟來源不如過往時,開始卻步「真的要堅持下去嗎?還是慣性農法賺錢比較快?」
半年前,李志強向收購部落無毒蔬菜的餐廳業者許光亮提及:「想開一家店,讓小農的蔬果發揮更高經濟效益,提供就業機會,部落青年願意留下來。」未來打算複製成功模式,幫助更多人。
許光亮深受感動,從食材烹煮、店面規畫一路輔導,協助李志強開設「綠木頭」咖啡店,店內用的食材都是部落小農蔬果,員工全是在地族人;沒有廣告和行銷,但近來已吸引不少人前往,希望能用一餐飯、一杯咖啡,幫助原民部落。
以店內招牌火鍋為例,裡頭蔬菜櫻桃蘿蔔、山芹菜、原生種芋頭、紫蘿蔓、段木香菇,全都是部落小農所栽種;店內的披薩更是風靡後山部落,不少老師特地在此買披薩,再開上近一小時的車送到後山給學生當獎品,鼓勵孩子用功念書。
不少民眾知道背後故事,都感動不已,因山上不易喝到好咖啡,更幫綠木頭取了「尖石星巴克」暱稱。李志強說,雖然目前因咖啡廳規模小,僅能提供四個工作機會,但每個小農的背後都代表一個家庭,希望鼓勵更多族人回來耕作,不用再離鄉背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