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準總統將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拉高層級,希望能在一年之內完成,為免重蹈現任政府信誓旦旦卻一事無成的覆轍,應就有共識的部分先做,上手之後,後續就容易多了。
年金改革時程長達一年,且國是會議變數多,而改革千頭萬緒,遇到棘手很容易就卻步不前,筆者建議,公認沒有爭議的部分應列為第一步,如雙薪肥貓、天花板條款、黨職年資併公職、退休年金炒股弊案等。當踏出了簡單易成功的步伐以後,後續的十八趴、退休年金開源節流、降替代率等,就不會跌跌撞撞。
新總統蜜月期只有半年,萬一民調下降易生變,再拖下去,又會碰到選舉。馬政府進行了一百二十四場座談會,已有完整修法草案躺在立院中,何不就現有的草案區分有共識與無共識部分,分步驟討論,無共識部分才開國是會議,否則「十嘴九屁股」,想溝通卻淪為作秀大拜拜,最後浪費資源又耗時,效率不彰也可能又前功盡棄。
反對力量都來自既得利益者,對他們的溝通協調需要步驟方法,善利用民意做為訴求,避免階級、世代緊張,年輕人及國民黨的態度與意見要重視,民進黨也要有「改革不了,就等著被改革」與流失選票的準備。
找到特權源頭並斬草除根當然不簡單,但不讓二十二K繳稅族奉養月薪三十萬族,住茅屋的養住帝寶的,公義的民心自然回歸,否則台灣肯定是第二個希臘!林清淵(台中市/營造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