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取足夠蔬菜,才不致發育遲緩。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十三歲就讀國一的小玲,和同學站在一起時,身形顯得特別嬌小。媽媽求診於醫院「兒童生長發育聯合門診」。經小兒科醫師診察,發現小玲有生長遲緩現象,身高和體重都低於同年齡孩子三個百分位,轉介到營養諮詢門診,營養師給予營養介入治療,小玲的身高體重明顯增加。
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侯沂錚表示,小玲初就診時,身高一四二點三公分、體重三十三公斤,血液生化、內分泌與生長激素檢查都正常,經營養師評估,發現其營養問題為偏食、熱量及蔬菜攝取不足。
經與其共同設定成長目標,提供每日食物攝取量及運動建議,經過一個月的介入治療後,小玲的身高增加一點二公分,體重增加零點七公斤,明顯高於標準,可知小玲的生長遲緩是因為營養不良造成。
侯沂錚指出,身高及體重,是孩子成長最主要的兩項指標。先天基因遺傳及後天飲食習慣,與身高發展有很大的關聯。
她強調,均衡的營養,鈣質、蛋白質與維生素等攝取,是孩子成長發育不可或缺的要素,若飲食習慣不正確,如挑食、偏食、早餐營養不夠、進食時間不固定,或是吃太多零食導致正餐吃不下等,都會造成孩子營養不均衡,影響成長。
侯沂錚強調,家長若能用心提供足夠均衡的營養食物給孩子,要讓孩子「高人一等」並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