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誰說朽木不可雕也?來自英國伯明翰年近五十歲的藝術家的詹姆斯.多蘭.韋布(James Doran Webb)系列朽木作品一出,世人為之艷驚。他豐富的想象力、紮實的基礎功底、獨具匠心的造型及打磨技藝堪稱一絕。
詹姆斯用世界各地收集來的漂流木制作雕塑作品。他擅長浮木木料的收集和金屬的再利用,這些雕塑作品都是將無數單個不同形狀、大小的天然木料進行組合鑲嵌完成的,巧妙重現這些動物的生命力,讓人印象深刻。
詹姆斯表示,在一九八○年旅遊菲律賓時被當地村莊、海灘、野生動物、居民與生俱來的色彩及藝術美感深深吸引。而他的創作理念,及長期運用收集的浮木做創作,就是此延續兒時對浮雕的迷戀。他小時候父母廢棄的骨董車間,為他提供成長階段工藝藝術教育訓練。
而這些天賦的累積,更為他在日後創作大型公共藝術項目中積蓄巨大能量。他有一次被委托負責新加坡一座公園的新年慶祝活動時,受中國農曆新年馬年的啟發,從此便與馬結下深厚的緣分。
他總是能找到最合適的木材進行創作,而馬的創作量更是驚人;他利用金屬框架當動物的骨骼,再用數百件浮木進行雕塑的再創作。
從最初設計制作銷售家具到大型藝術,如何為某種可能性及契合度的設計,都深深的吸引他,於是大量且毫不相關的動物浮木雕塑便由此展開。
他雕塑的每匹馬重達一噸,高約五英尺,都超出一般的賽馬,且有兩匹馬的重量。詹姆斯及他的團隊,從最初草圖及比例模型圖,再到真實呈現出來都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每匹馬的創作須花費他們三至四個月的時間。
詹姆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無限期的修改和時間的期限,是他最頭疼的事。他說,「在雕塑過程中,只要錯一點所有都得重來,一寸一寸的打磨才是最耗費心力的。」
詹姆斯有一個宏偉的想法:將賽馬及馬球比賽的圖像繪制並創作出來。但想到如果只有金屬支架沒有木頭,整個雕塑看起來就只是像動物的骨架而已。但有了金屬支架,要用木料包覆起來,則需要更多創思及功夫才能完成。就他來說,短時間內還不能實現他的理想。
經過三十多年的積澱,讓詹姆斯的大型雕塑,一出世便震撼世人。高如城堡的巨馬,棲身在樹上的飛龍,史前的恐龍及有如悠游海上的巨鯨(圖/取自網路),件件栩栩如生,令觀賞者讚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