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獨門創意 朽木雕飛龍

 |2016.03.24
1226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誰說朽木不可雕也?來自英國伯明翰年近五十歲的藝術家的詹姆斯.多蘭.韋布(James Doran Webb)系列朽木作品一出,世人為之艷驚。他豐富的想象力、紮實的基礎功底、獨具匠心的造型及打磨技藝堪稱一絕。

詹姆斯用世界各地收集來的漂流木制作雕塑作品。他擅長浮木木料的收集和金屬的再利用,這些雕塑作品都是將無數單個不同形狀、大小的天然木料進行組合鑲嵌完成的,巧妙重現這些動物的生命力,讓人印象深刻。

詹姆斯表示,在一九八○年旅遊菲律賓時被當地村莊、海灘、野生動物、居民與生俱來的色彩及藝術美感深深吸引。而他的創作理念,及長期運用收集的浮木做創作,就是此延續兒時對浮雕的迷戀。他小時候父母廢棄的骨董車間,為他提供成長階段工藝藝術教育訓練。

而這些天賦的累積,更為他在日後創作大型公共藝術項目中積蓄巨大能量。他有一次被委托負責新加坡一座公園的新年慶祝活動時,受中國農曆新年馬年的啟發,從此便與馬結下深厚的緣分。

他總是能找到最合適的木材進行創作,而馬的創作量更是驚人;他利用金屬框架當動物的骨骼,再用數百件浮木進行雕塑的再創作。

從最初設計制作銷售家具到大型藝術,如何為某種可能性及契合度的設計,都深深的吸引他,於是大量且毫不相關的動物浮木雕塑便由此展開。

他雕塑的每匹馬重達一噸,高約五英尺,都超出一般的賽馬,且有兩匹馬的重量。詹姆斯及他的團隊,從最初草圖及比例模型圖,再到真實呈現出來都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每匹馬的創作須花費他們三至四個月的時間。

詹姆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無限期的修改和時間的期限,是他最頭疼的事。他說,「在雕塑過程中,只要錯一點所有都得重來,一寸一寸的打磨才是最耗費心力的。」

詹姆斯有一個宏偉的想法:將賽馬及馬球比賽的圖像繪制並創作出來。但想到如果只有金屬支架沒有木頭,整個雕塑看起來就只是像動物的骨架而已。但有了金屬支架,要用木料包覆起來,則需要更多創思及功夫才能完成。就他來說,短時間內還不能實現他的理想。

經過三十多年的積澱,讓詹姆斯的大型雕塑,一出世便震撼世人。高如城堡的巨馬,棲身在樹上的飛龍,史前的恐龍及有如悠游海上的巨鯨(圖/取自網路),件件栩栩如生,令觀賞者讚嘆不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