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僅三十四歲的英國數學老師赫格提,最近在媒體大放異采。
赫格提說他學期一開始,從不急著講課,花一星期時間先跟學生講故事,故事主角都是大家耳孰能詳的人物,如藝術家米開朗基羅、人權鬥士麥爾坎.X、英國足球名將大衛.貝克漢等,他向學生傳達的是,無論做任何事,一定要有成功的決心,才會有吃苦的準備,當你能從內心深處挖掘出不斷練習、不斷努力的動能後,成功就非遙不可及。
四年前,有名即將面臨大學升學考的學生,父親生重病必須請假兩個月,促使赫格提認真思考,如何幫助這位學生在家自修,只給他講義是不夠的!
赫格提針對升學考的數學課程,製作特別的教材與教具,在家現身說法,把錄影內容傳上Youtube,讓學生隔空學習,並和他互動。
後來覺得錄影素材,對課堂上的學生也有助益,就讓學生課前先在家看Youtube,上課時根據每個人的需求充分討論、再三演算,這個翻轉教學法成效特佳,讓「赫格提數學」自成品牌,且創設免費網站(https://hegartymaths.com/),目前已有七十所英國中學採用「赫格提數學」輔導學生。
上述經驗使赫格提成為二○一六年「全球教師獎(Global Teacher Prize)」的十大入圍者之一。
「全球教師獎」是由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副總統所贊助的Varkey基金會舉辦,先從五千名來自世界各角落的報名者中,篩選五十位初選人,由具有國際色彩的評審團,根據十項標準(故事、創新、模範、教學貢獻、學生發展、使用推廣、信譽、獎金規書、特殊亮點、潛在的負面因素),挑出十名入圍者。
除赫格提外,還有來自芬蘭的數學教師羅西;巴勒斯坦的難民營教師赫魯巴;從阿富汗逃難到巴基斯坦創校的亞西菲;肯亞的莫罕默德,以降低學生暴力和極端主義的教育計畫獲青睞;來自印度的喬拉西亞,專為教導並支援來自孟買紅燈區的青少年而設立教育團體;來自澳洲的強森,為小學生成立科學實驗室;來自日本的高橋老師,發展出創新方法指導科學,並加強學生的全球公民意識;另有兩位來自美國,其一是科學暨數學老師賽西科,激勵學生和世界性計畫產生聯繫,其二是法樂利,採用3D印刷、遙控技術和網上遊戲等前衛科技,開發嶄新的教學課程。
決選名單二月中由大名鼎鼎的科學奇才史蒂芬.霍金對外公布,得獎者三月中揭曉,在巴勒斯坦難民營教導、協助受創兒童的赫魯巴女士脫穎而出,獨得一百萬美元(合約新台幣三千二百多萬元)。
Varkey基金會從二○一三年進行的研究計畫中,發現在調查的二十一個國家裡,唯有中國大陸教師的社會地位與醫師同級,在其他國家一概偏低,基金會經過兩年籌備,二○一五年舉辦第一屆「全球教師獎」,以巨額獎金和有如奧斯卡金像獎般隆重的典禮,向優秀教師致敬,因為他們認為好老師太重要了,貢獻不僅限於直接受惠的學生,也間接影響地區、社會、國家、乃至全世界。
「全球教師獎」大手筆果然一鳴驚人,雖然才舉辦兩屆,已引發國際高度關注,二○一七年報名將於五月展開(http://www.globalteacherprize.org/),值得拭目以待。
蔡明燁(英國/歐洲台灣研究協會祕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