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占青
婁師德是武則天時代的一位朝堂重臣,史載其「總邊要,為將相者三十年,恭勤樸忠,心無適莫,方酷吏殘鷙,人多不免,獨能以功名始終。」婁師德能夠以功名始終,與他的忍字功是分不開的。
有一次,他與宰相李昭德一同上朝,因為體胖,行動十分遲緩,跟不上李昭德的速度,李昭德不禁埋怨說:「你這個田舍夫啊!」哪知婁師德聽到這句話後,非但沒有生氣,反而笑說道:「我要不做田舍夫的話,還會有誰去做呢?」
在婁師德擔任宰相時,他弟弟也被任命為代州刺史,當他的弟弟臨行赴任前,婁師德對弟弟說:「我現在已經是宰相了,現在你又成為了刺史,我們家的榮寵已經過盛,必定會遭人嫉恨,你知道怎麼才能保全性命嗎?」他弟弟說:「假如有人向我臉上吐口水,我絕不還嘴,把口水擦掉就是了,絕不讓兄長為我擔憂。您看我這樣做可以嗎?」
聽到這裡,婁師德皺起眉頭說:「你的做法正是我所憂慮的,有人向你吐口水,說明人家對你發怒了,你擦去口水,這不正告訴人家你不滿嗎?因不滿而擦掉口水,只能會加重別人對你的憤怒。你應該唾不拭自乾,當笑而受之。」婁師德這番教誨,足見其忍字功夫已經修煉到了何種境界。
狄仁傑在當宰相之前,婁師德曾經極力在武則天面前推薦他,對此狄仁傑一無所知。後來由於狄仁傑才能出眾,武則天讓其做了宰相。雖說同為宰相,但狄仁傑十分看不起婁師德,認為此人沒有多大才幹,所以經常排擠婁師德;對此,婁師德毫不在意,一聲怨言都沒有。
一天,武則天召見狄仁傑問道:「狄卿,你覺得婁師德是個賢人嗎?」狄仁傑回答:「婁師德做大將十分嚴謹,至於是否賢明我就不知道了。」武則天又問道:「婁師德善於知人用人嗎?」狄仁傑回答:「我從沒有聽說他會知人用人。」
武則天繼續說:「朕用卿,你知道是為什麼嗎?」狄仁傑慷慨地說:「那是因為臣寫文章出色品行端正,絕非碌碌無為之輩而靠別人而獲得升遷。」武則天聽後,連連搖頭,她對狄仁傑說:「你錯了,我之所以重用你,是因為婁師德的舉薦。」武則天隨即拿出以往婁師德推舉狄仁傑的奏章,讓狄仁傑隨即觀看。
狄仁傑一看這些奏折,羞得面紅耳赤,慨嘆道:「婁公盛德,我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遠矣。」對於婁師德薦狄仁傑一事,《舊唐書》評價道:「薦仁傑而入用,忠也;不使仁傑知之,公也。」
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為官者需德才兼備,有才無德者難堪大用。忍是智慧更是一種大德,它是寬容大度之德、不計名利之德,一忍天下無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