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侶修持的回憶 文/人間社記者吳仕英 |2016.03.13 語音朗讀 153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慧昭法師 永藏法師 滿方法師 覺華法師 妙兆法師 文/人間社記者吳仕英 任何地方都是道場,零碎時間也一樣可以修持。福慧家園上周日共修會,以星雲大師《貧僧有話要說》「僧侶修持的回憶」為主題,由佛光山副住持、福慧家園住持慧昭法師主持,邀請淨業林堂主永藏法師、普門寺住持滿方法師、慧慈寺住持覺華法師、法寶寺住持妙兆法師與談,分享星雲大師如何善用時間修持。 慧昭法師表示,星雲大師在七十七年的出家生活中,都善用「零碎時間」來修持。如坐火車南北弘法,便以數電燈桿為念珠;接見訪客,邊走邊打腹稿。大師認為行住坐臥皆可修持,服務、發心、苦行也都是修持。正如六祖惠能大師所言:「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平常生活,都是修正、淨化、昇華自己的修行因緣。 滿方法師表示,大家可將自己所在的任何地方當作道場,早上起來未下床,可以十念佛號;吃一口飯,念二十聲佛號,細嚼慢嚥,腸胃也很舒服。每天帶著「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出門,在路口遇到紅燈,可念心經或大悲咒。轉綠燈時,可將念佛持咒之功德回向給路上行人,願大眾身體健康、少煩少惱,這也是行三好。 大師將「修行」改為「修心」,修心是從內心變化氣質、淨化心靈,二六時中都可修行,每日修持五堂功課,隨時保持正念。滿方法師期勉大眾,在人間佛教的路上要「不忘初心」,有你有我有他,一起攜手同行。 覺華法師提及,未出家前參加短期出家感其人生應該有不同的昇華,便到大悲殿向觀世音菩薩發願,願到叢林學院讀書及跟隨大師出家。在二十六年的修行生活中,遇到困難,都會拜觀世音菩薩,也都別別解脫。 他建議大眾「生活佛法化、佛法生活化」,說明自己在服務大眾時,都腳踏實地去做,因為未成佛道,要先結人緣。「一日修來一日功,一日不修一日空。真正修行在日常,佛道本在生活中。」 人生任何境界皆可「藉事練心」,遇煩惱就調整自己的心,不會的事就請教別人,這也是學習。 永藏法師以歌聲送給大家一首詩:「千錘百鍊出深山,烈火焚燒莫等閒;粉身碎骨都無怨,留得清白在人間。」並分享第一次參加佛七,全心投入。有一天晚上安板後,心中仍佛號不絕,才剛躺下就聽到起床板,原來已經天明了。他認為心念要自覺才能受益,自覺才能覺他。 提及大師這篇文章,永藏法師認為,是一位修道的人間行者修行的軌跡,是傳統與現代的融合。大師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解在一切佛法、行在彌陀淨土」,認為人間佛教最適用於現代人的生活。 妙兆法師未出家前在銀行上班,想要出家,家人都贊成,銀行經理卻反對。如今當年的經理及同事遇到人生問題,反而會向法師尋求答案。 也提及一位督導當年以世間法待人處事,後來承擔佛光會會長一職,慢慢學習佛門行儀,並修正自己的言語及行為,漸漸地連女兒都感受到母親的改變,親子關係更和諧。 妙兆法師也以自身的例子,告訴大家「凡事接受,自然讓人接受」,在接受的當下,心中的傲慢、執著會慢慢降服,這就是星雲大師說的「凡事要接受」。 前一篇文章 花開禪心 覺醒 下一篇文章 《貧僧有話要說》(二十九說) 我對問題的回答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紅塵禪煙】悟心見道【人間行者心】佛法的無菜單料理心保和尚講說法要 鼓勵直下承擔 發願成就【人間燈】生命的領悟 【人間佛教行者】許珍蓉 榮獲「2025年女性成就獎」【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創新弘法 打開佛教界大門 作者其他文章幽谷巨石獨木舟 都蘭奇景水上流【三好校園】台北市萬芳國小 勤播閱讀種子 點亮心燈台北.文山 登臨木柵訪貓空 純陽寶殿話仙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