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癌友,傾聽與陪伴是最好的方式。
圖/資料照片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醫師指出,初聞罹癌者的情緒起伏,當癌友心情不好時,哪些「該說」?哪些「不該說」?應先弄清楚。如「不要想那麼多」、「想開一些啦」,可能造成反效果。提醒癌友及家屬在抗癌治癌路上,做好心理調適與照護,才能提升病情控制與維持生活品質。
新竹馬偕醫院癌症中心暨放射腫瘤科主任邱世哲曾遇過一名三十多歲就罹患乳癌的媽媽,即使歷經手術切除乳房、化療等過程,還是一直追問「我真的得了乳癌嗎?」。深入了解才發現,原來病患擔心小孩沒人照顧、無法陪伴長大,才一直否認罹癌的事實。
邱世哲表示,對剛被醫師宣告罹癌的病人來說,「不要想那麼多」、「怎麼可以這樣想」、「你怎這麼自私想死」、「想開一些啦」、「你一定會好的」這五句安慰的話,可能會造成反效果。比較理想的詢問句為:「你是否遇到什麼困難?需不需要幫忙?」「讓我們一起來面對,一起來找出解決辦法。」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癌症病人罹癌後,憂鬱焦慮情緒揮之不去,嚴重時會出現「尋短」念頭;家屬不用急著馬上幫他們解開心結,有時「傾聽」與「陪伴」就是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