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盛 談轉彎人生

 |2016.03.01
2548觀看次
字級
林正盛導演的《月光下我記得》劇照。 圖╱資料照片
林正盛的第三本書《青春正盛》,書中蒐集他寫的散文,還有蠟筆畫自畫像。 圖╱資料照片
林正盛收藏他歷屆電影作品的海報,一字排開十分壯觀。 圖╱資料照片
林正盛與他獲得的獎座。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一個麵包師傅如何成為大導演?榮獲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銀熊獎的林正盛,二月二十四日在國立台灣圖書館暢談「我的電影人生」,分享生命轉彎後才有的驚喜與美麗,以及從一個麵包師傅變身為知名國際大導演的奮鬥歷程。

林正盛野地裡生,野地裡長,三歲喪母,童年在台東度過,十六歲因為父親不讓他繼續升學,憤而離家出走至繁華台北。走投無路時,一紙徵學徒啟事,讓他當了十三年麵包師,在西門町鬼混、揮霍青春歲月。二十七歲意外在戲院牆上,看到電影編導班招生簡章,一時衝動報名,從此走出了他不一樣的電影人生。

林正盛最後成了電影導演。他的第一部片《春花夢露》就搶下東京影展「青年導演單元銀櫻花獎」,《美麗在唱歌》女主角劉若英又榮登東京影后,他自己更在二○○一年靠《愛你愛我》在柏林影展拿下最佳導演銀熊獎,以及《有任務的旅行》等八部紀錄片,此外,也出版《青春正盛》、《一閃一閃亮晶晶》等五本散文集。

林正盛對同樣是鄉下人的作家沈從文,投射了濃厚的認同感。而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讓長期叛逆的林正盛,開始了解父親的寂寞,懂得珍惜家人。他的父親曾表示:「真想不到電影會救回我兒子,讓他活得像個人。」

九昱文教基金會與台灣圖書館合辦多場系列的人文講座,今年開春邀請林正盛分享他不怕轉彎的美麗人生,值得細細品味,鼓勵人們不要怕一時挫敗,要肯定自己不放棄,方能開創屬於自己的人生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