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奧斯卡「小金人」不愧是「金」錢堆砌而來;據外媒報導,想得到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平均造勢預算要千萬美元,包括購買重量級雜誌的頭版廣告、壓製並寄發試看光碟給影藝學院會員、聘請最厲害的公關操盤等。頒獎典禮的舞台設計金光閃閃又炫目,也是花大錢砸出來的;而靠著高價的轉播權利金進帳,主辦單位還是有得賺。
造勢高手獲各大公司砸重金延攬,行情約在一部片一萬至一萬五千美元左右,倘若影片順利入圍或得獎,還可再拿兩萬美元獎金,因此大家都很拚,甚至抹黑對手在所不惜。
往年到了頒獎前白熱化階段,有針對性的攻擊一定會出現,像是《搶救雷恩大兵》被嫌讓真正的二戰老兵不滿,攻擊者用意在破壞外界觀感,影響游離票的去向。令人感嘆,電影界「最高榮譽」仍不脫「銅臭」本質。
頒獎典禮舞台擺設的五座小金人山視覺效果震撼,像瀑布般的豪華珠簾則是與時尚精品品牌合作;小金人、珠寶相互輝映,閃閃動人。
舞台設計師麥克萊恩受訪時表示,珠簾串成的豪華拱門鑲嵌二十萬顆水晶,總共動用一千六百人投入這項工程;加上十二個LED大銀幕,斥資大約一千萬美元。
初估負責轉播的美國廣播公司(ABC)給了主辦單位七千五百萬美元,ABC再向全球各媒體兜售轉播權;轉播的廣告費,每三十秒高達一百八十萬美元,絢麗奧斯卡還是得用錢砸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