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俊利
「老師……」小婕雙手推著班長到我面前,兩人說話吞吞吐吐,一副為難的樣子,最後終於還是鼓足勇氣說:「小千不適合顧攤位啦,因為他三年級的時候,偷過合作社的錢……」兩人更加強語氣齊聲說:「全班都知道這件事。」
這次班上跳蚤市場的義賣活動,小千自告奮勇要幫忙顧攤位收錢,他願意犧牲自己購物時間的義舉,居然沒有同學表示感激之意,原來大家都想起當初他所犯的錯誤。
顯然,到現在對他的疑慮還沒有改變。
「喔!」我沉思了一會兒說:「還是給他一個機會去證明是否值得信賴吧。」
記得剛接新班級時,就有老師和同學詳述學生以往的表現,認定他們將來也會延續以往不好的行為。似乎,沒有給人改過自新的機會。
義賣現場熱烈進行著,班上為弱勢同學卯足勁地推銷,將義賣所得全捐給學校的仁愛基金,再轉發獎學金給需要救助的同學。
「老師,我很賣力地幫忙撿球喔,好多人都來我們攤位玩遊戲,連校長路過都被我留下來丟球,大方捐助二十塊錢呢!」小千喘著氣說完,一溜煙又回到崗位上去吆喝幫忙。
這時,負責活動的小婕和班長喜孜孜地拿著一桶錢到我面前數著說:「全班都很熱心投入,賣了一千元悉數捐給仁愛基金。」
「小千的表現怎麼樣?」我想釐清心中的疑惑,順口問起。
「他一下子撿球一下子又發獎品,忙得都沒空離開攤子去逛攤購物呢!」說完,兩人的臉都紅了起來,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知道自己錯怪了好人。
我告訴她們:這件事讓我們了解,不要用既有的印象去認定一個人的行為;反之,也讓我們知道謹言慎行的重要,一旦犯錯,可是要花很大的力氣才能改變別人對你的看法。
真感謝老天有意的安排,讓小千有機會證明自己的清白,也讓小婕和班長重新去認識同學,更讓老師能澄清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