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世界快轉,一項專長不足以應付,包括清華大學、中央大學等多所頂尖大學相繼推動跨領域課程。清大今年推動全國第一個「多專長」客製化課程,如材料、電機系學生除本科系第一專長,可選創新創業、法律、藝術、教育知能等組合的學分學程,畢業證書上也會加註專長/學分學程名稱,為就業加值。
學測成績出爐,許多考生為選填志願傷透腦筋,要選理工還是人文?清大九十五年已推出「雙專長」學士班,今年進一步首創全國第一個「多專長」課程,是雙專長的進階版,學生不論考進清華任一科系,都可以在一百二十八個畢業學分之內,不需要外加學分,再選擇第二、甚至第三專長。
清大校長賀陳弘表示,加州理工學院平均有兩成學生是雙專長畢業,台灣過去推雙主修難度高,能夠做到的學生少,清大推雙專長後,也約有兩成學生可雙專長畢業。清大教務長戴念華說,雙專長跨領域修課的學生甚多,且活潑多樣,不少理工科系學生選擇文學、哲學、外語、經濟、法律、管理為第二專長。迄今已有九百四十人選修雙專長,多達一百六十八種跨系組合。
清大工學院材料系大二生林益增表示,原想讀心理系,想多認識自己,但父母擔心他的就業前途,因此選擇工學院。大一時選修「心理疾病哲學」,發現哲學的邏輯學理和自然科學相通,選擇哲學學程為第二專長。
中大「雙專長制」
比雙主修有彈性
中央大學也從一○五學年度起實施雙專長制,今年九月入學的大學部新生及在學生都適用。鼓勵大學生依個人學涯規畫自訂跨領域學習計畫,在大學四年間,習得主系之外的第二專長。
中大教務長陳志臣說,第二專長制能幫助學生在主系的立基上,對外伸枝展葉、增加廣度,不論日後持續從事研究或是踏入就業市場,都能有更好的機會與競爭力。
中大表示,雙專長制比雙主修、輔系更具彈性,以「產學結合」為課程規畫方向,由各學系適當調整課程內容,開設貼近產業市場之客製化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