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家圖書館公布圖書出版趨勢報告,發現台灣新書出版總數持續下滑,去年度首度跌破四萬種,創十年來新低點。但值得觀察的是,少子化情況下,幼兒相關書籍卻逆勢成長,無論出版量、銷售量跟單價都比往年增加,凸顯出版社搶攻家長荷包。
趨勢報告分析,一○四年共出版三萬九千七百一十七種新書,比前年大幅減少一千八百八十一種,出版機構也減少五十七家。反觀電子書,全台去年有兩千一百四十七種電子書申請出版,占全年新書總數百分之五點四一,比前年增加五百零七種電子書。
國圖分析,主要是「滑世代」來臨,「網路+3C」取代了傳統紙本閱讀;也可能因總體經濟表現不佳,影響民眾購書意願,導致出版人的投資意願與創新閱讀文本低迷。
然而,學前幼兒的互動遊戲書卻逆勢拉起另一波出版戰場。國圖表示,在出版新書「適讀對象」統計分析發現,一○四年出版新書中,屬於符合「成人(學術)」、「學前幼兒」和「樂齡」圖書,所占百分比都比前一年略增,特別是適合「學前幼兒」閱讀的互動遊戲書相當受歡迎,比前年增加兩百八十一種,占總數量百分之二點五六。
國圖認為,少子化現象下,無論出版量、銷售量和單價皆提高情況下,出版人願意繼續投資的童書出版,有可能是「洞燭機先」,因少子化,家長反而更願投資孩子的教育,因此率先搶攻幼兒閱讀市場。
若以新書分類統計,最多仍以語言/文學類(含兒童文學)圖書最多,占總數三成;應用科學類居次,占一成七;藝術與社會科學分別以一成五居三。但新書量增幅最多的是卻是應用科學、藝術與社科類新書。國圖分析,這跟去年持續面臨經濟不景氣、食品安全危機、新世代總統及立委選舉等諸多議題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