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美國收藏三千餘張拍攝於四十年代的敦煌石窟舊照,準備年內出版。敦煌學家透露,這批照片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超越探險家伯希和、奧登堡等人拍攝的舊照;這批照片由記者出身的羅寄梅於一九四三年拍攝,後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收購。
一九四三年敦煌藝術研究所成立,羅寄梅受聘為研究員,偕夫人到敦煌,承擔起對石窟拍攝存檔的任務。他的拍攝範圍幾乎涵蓋莫高窟所有洞窟,對一些重要洞窟,除拍攝全窟壁畫,還拍攝單個菩薩、飛天等局部壁畫。
一九四○年代,莫高窟條件艱苦,電都不通,為拍好洞窟內照片,羅寄梅動了不少腦筋。敦煌研究院研究員趙聲良透露,「莫高窟後壁終年不見陽光,羅寄梅利用鏡子把太陽光反射到洞窟裡,在洞窟內用白紙或白布,再次把光線反射到牆壁上,拍攝出許多好照片。」
由於是記者出身,羅寄梅擁有當時最好的照相機及較好的進口底片,沖洗照片親力親為,照片品質較高。
趙聲良指出,「羅氏照片的系統性和完整性,是探險家伯希和、奧登堡等人拍攝的敦煌舊照無法相比的。」
趙聲良說,長期以來,這批照片均作該校師生教學之用,並未公開出版。近年來,伴隨著「敦煌熱」出現,普林斯頓大學決定與中國專家合作,全面整理羅寄梅拍攝的敦煌舊照片。
二○一○年趙聲良受邀至美國,對這批照片進行半年整理工作。經整理,每張照片的內容、所在洞窟及其位置、壁畫的時代等內容均得以確認。
趙表示,這批照片記錄下敦煌石窟的珍貴資料,一旦出版面世,將對敦煌學研究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