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淑儀
電影可以留住什麼?
雖然這是老生常談,然而看完這部電影,還是忍不住想要這樣問。
我覺得這是部奇特的電影,儘管它的題材與劇情安排都那麼接近現實,可是呈現出來,卻讓人覺得更接近拼貼的意象。
橫跨二十多年的時間軸,足以讓人事變遷的歲月,順著導演的安排,我們看見男女主角的成長痕跡。不是以成長為經,主要還是環境的變化,以沈濤為核心,寫出他們的婚姻、事業、歷練、貧與富、他鄉與故鄉,並藉由孩子最後思念的一點點蛛絲馬跡,再次回歸到沈濤身上。
和以往看的中國小人物電影不同,那些電影,多半人物比較灰樸,日常瑣碎要更多一點,是一點一滴從日常生活的衝突中,慢慢呈現出悲與哀,快樂或潦倒。主角總是有的,但特寫沒那麼用力、情緒沒那麼飽滿,環境與生活是互相推移的,命運總會是時間的代言人,在那些電影裡,總容易看到平民的渺小,權力的宰割,或者時代變換的滄桑。
《山河故人》卻像是裁剪上述電影畫面再重新組成的電影。一樣是在刻畫歲月裡的生活的人,人物的情感卻更突顯一點,環境與人事的變遷像是人物的陪襯,它們不過是讓人物更有深度、活得更有滋味的配角,人物的想法與想像才是重點。鏡頭每每聚集在沈濤的表情上,她一個人幫忙詮釋了二十多年的情感與懷舊,慈悲與溫柔。
鏡頭是隨著人的,不是隨著時間或故事的,所以觀影時,往往會覺得故事被突然終止了,立刻換到下一個場景與情感中。不斷被干擾的情感經驗,讓我明顯地感受主角們就是在演戲,演出一齣感人的戲。它們就像舞台劇,人的形象這麼明顯,是想要告訴觀眾什麼。太過強烈的表達欲念,叫人忘了這電影應該著重整部戲的所有元素,只記得沈濤浮沉在歲月裡,歷練後的每一個深刻表情。
沈濤是一個堅守土地的母親代表,舞蹈的身體,捏餃子的心意,拿舊鑰匙給人的慎重,縫補少女時期彩衣的神情,感覺在中國劇變的現代風貌裡,儘管歷史在年輕一輩中是斷裂的,在暴富的人們身上是被遺忘的,總還有些固有的情感在念舊的人身上。雪飄落下來時,儘管只能獨舞(沈濤),卻是在舞蹈裡,包含了所有時間向度裡、歲月情感的痕跡。兒子的一聲「濤」呼喚,使得幸福與遺憾像海浪一樣,同時拍打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