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佛光菜根譚、星雲大師一筆字的〈提醒自我〉,文中談到「再氣也要注意修養;再強也要說話柔軟;再悍也要控制脾氣」,大師所說都是金科玉律,個人認為最重要是說善語。
俗語說「心壞沒人知,嘴壞最厲害」,心緒可以隱藏,透過口語呈現出來,即有相當大影響,正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六月寒」。對治口不擇言的良方,就是說好話。
有人以水分子實驗,受到讚美或詛咒,呈現不同的結構,證實語言具有強烈的影響力。生物尚且如此,何況有情眾生?
「妄語」如同非醫藥專業人員,卻夸夸而談疫苗該不該施打;「綺語」像專談八卦的傳媒;「兩舌」恰似挑撥民眾情感的政論節目;「惡口」等於不說好話,粗鄙下劣的言詞。這些言論充斥,風行草偃,莫怪會帶壞「囝仔大小」。
網路上多是年輕人,尤其剛接受啟蒙教育,沒被社會染汙的學生,思想行為清淨無瑕,見到大人在臉書和電視上公開論戰,絕對是不好的示範,值得深思與警惕。
若想創造溫馨和諧的社會,先要「好話滿人間」。希望大人以身作則,為下一代的教育著想,多挑好話說,多說柔軟語、親切語和讚嘆語,而非口出惡言,別因口頭上的輕忽,成為小孩子模仿的對象,到時候悔恨就來不及了。
黃亞富(台北市/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