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董氏基金會指出,多項研究顯示,過量攝取維他命,可能增加罹癌風險。如許多廣告強調女性要「補鐵」,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去年調查發現,五成七女性、七成七男性血鐵都超過正常值,若「補過頭」,罹癌率會高出兩成五、癌症死亡率高出三成九、罹患肝癌的機率也會高出近兩倍。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根據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二○一三年統計,台灣人一年吃掉的保健食品,多達一千零九十五億元,可蓋一點五棟台北一○一大樓。
許惠玉說,現代人工作忙又常外食,擔心營養不均衡,常靠維他命等保健食品來補充營養、抗過勞;然而,保健食品並非人人適宜,更不是「多多益善」。
她指出,以廣告強調女性需「補鐵」為例,國家衛生研究院二○一四年研究,分析一九九七至二○○八年間近三十萬人的血液樣本,結果顯示,台灣缺鐵的人其實不多,反而有百分之五十七點六女性、七七點二男性的血鐵都超過正常值80μg/dL。
許惠玉表示,當血鐵超過120μg/dL,罹癌率會相對高出兩成五,因癌症死亡率則高出三成九;當超過140μg/dL,罹患肝癌機率更高出一點九八倍。
此外,美國二十年追蹤後顯示,罹癌率並未降低,反而發現過量β胡蘿蔔素,會增加肺癌和心血管疾病罹患率兩成左右。同年的丹麥研究也發現,過量的抗氧化劑維生素A、E和β胡蘿蔔素,可能增加死亡率百分之三左右。
許惠玉認為,對一般健康成人來說,只要三餐飲食均衡,就能獲得所需營養素,若想攝取B群和膳食纖維,只要改吃糙米飯和多吃蔬菜,需要維生素E就吃適量堅果,而鈣和維生素D則可靠乳品、黑芝麻,搭配規律的運動與日曬取得。
許惠玉強調,飲食應考量整體的營養價值,而非單一或少數特定成分,不能把保健食品當成主要營養來源,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和充足睡眠,仍是不變的基本健康原則。有些維他命含色素、香料等多種添加物,肝腎疾病患者和癌友等更須謹慎,務必諮詢醫師的專業評估,以免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
當心補過頭
補過頭項目 衍生後遺症
維他命A 非但不能防近視,反而加深近視
維他命B 增加直腸癌風險
β-胡蘿蔔素 增加兩成肺癌、心臟病風險
維他命D與鈣片 當心結石,且會導致血清鈣過高,造成脫水、腎臟功能惡化
維他命E 增加攝護腺癌風險,同時提高出血性腦中風風險逾兩成
製表/記者陳玲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