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在思考我們對子女與家庭有什麼樣的期望時,不妨先有個通盤的計畫,看我們到底要和子女建立什麼樣的關係。假若我們期望子女長大能夠自信、負責、合作,那我們就該想想哪一類的教養方式,能幫助我們達到這個目標。
文/狄克梅爾博士、麥凱博士
譯/王敬仁
常言道:「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在思考我們對子女與家庭有什麼樣的期望時,不妨先有個通盤的計畫,看我們到底要和子女建立什麼樣的關係。假若我們期望子女長大能夠自信、負責、合作,那我們就該想想哪一類的教養方式,能幫助我們達到這個目標。經過小心選擇的教養方式,可以指導我們在面對日常發生的問題與挑戰時,做出良好的抉擇。
在過去,「獨裁式」的方式是大半父母所採用的方法,甚至到今天這個方法仍然相當流行。專制的父母依賴獎懲來控制小孩,父母決定哪些行為是可接受的,然後適當地施予獎勵或懲罰。但獎勵的結果往往導致孩子對好行為期望得到報酬,而當孩子受到懲罰時,他們對父母的反應感到害怕與憤慨。孩子需要自由才能成長與學習,他們也需要機會自己做選擇才能學會限制與負責,而專制式的方法既無自由亦無選擇。
「縱容式」的教養是另一個相當流行的方法,是專制式方法的另一個極端,乍看之下似乎是合理的方式。但這個方法亦有其壞處。縱容式的父母對孩子的行為毫不限制,他們給予孩子過度的自由,但沒給予任何責任。然而社會生活有各種不同的限制,並期望成員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放縱的孩子在社會上將難以立足。
什麼樣的教養方式有助我們達到目標?我想,民主式的教養是最最有效的方法。
「民主式」的教養方法是以平等及互相尊重為基礎。平等的意思就是說父母及子女在人的價值與尊嚴上是平等的。雖然我們每個人在能力、責任和經驗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就作為一個人而言,每個人都是平等無差別的。
民主式的方法並不賦予幼年的孩子與成人或較大的孩子相等的特權,民主式的方法對幼兒的特權給予相等的待遇;民主式方法並不表示孩子在每件事上都能插手做決定,民主式的方法中父母親會適當地讓孩子參與做決定的過程。
民主的教養方式的主要目的,是給予孩子機會在有所限制中做自己的選擇,從而培養他們負責任的態度。
舉例而言,五歲的瑪琪總是習慣性地將玩具及書到處亂丟,爸媽耐性地告訴她妳已長大了,應該負責收拾自己的東西。他們給瑪琪一個選擇:她可以隨手收拾玩過的東西,或等到晚餐前再一次收好所有的東西。如果她決定等到晚餐前再收拾,那麼她必須先收拾好所有的玩具,否則就不能吃晚餐。如果瑪琪忘了先收拾玩具,而到餐桌來準備吃晚餐,爸媽會提醒她沒先收拾好不准吃飯。經過幾次延誤吃飯的教訓,瑪琪終於覺悟到她得先收拾好東西。
從嬰兒期到小學初期,小孩子極需要知道界限,他們做選擇的能力也很有限,我們不能期望幼小的孩子能自發地遵守規則。他們需要成人幫他們設立界限,並且在他們超越界限時追究違規的後果。例如,在兩歲的小孩面前擺一盤糖果,你怎可能要求他等到飯後才可以吃糖呢?他要靠成人把這盤糖果擺到他拿不到的地方。
民主式的家庭氣氛允許孩子在一定界限內擁有自由,在此氣氛中小孩體會到他們做的選擇是算數的,而且是該負責的。
(摘自《阿德勒的幼兒教養課》,遠流出版)
作者簡介
狄克梅爾博士
(Don Dinkmeyer, Sr., PhD)
為小學生諮商、阿德勒學派心理治療、教室輔導、親職教育、團體諮商、婚姻成長等領域的先鋒。著作包括35本書及125篇專業論文,同時開設親子教養、婚姻成長、教室輔導及教學等各種心理教育課程。
麥凱博士
(Gary D. McKay)
合著包括《做情緒的主人》、《在無禮的世界養出有禮的小孩》及STEP系列課程叢書等13本書,是阿德勒學派心理學家及專科醫師,現已退休,在北美及歐洲各地開設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