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宣布茲卡病毒疫情已達國際公共衛生緊急關注事件,疾管署也提升防疫等級;孕婦感染茲卡病毒,恐生小頭畸形胎。圖/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將延燒中南美二十六國茲卡病毒感染症,列為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滅蚊是當前首要工作,強調國際間有合作必要;民眾如要前往疫區旅行,最好先徵詢醫師意見。世衛同時指出,南美洲新生兒嚴重出生缺陷案例激增,「強烈懷疑」是茲卡病毒引起,但認為目前毋須限制旅遊或貿易。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表示,世衛此一宣布,將使國際間將更大的注意力和資源集中在防治病毒上,相當於「號召全世界採取行動」以對抗茲卡病毒。
促國際列優先研究
世衛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在一日的緊急會議後表示,專家檢視相關證據發現,最近疑因茲卡病毒造成的新生兒小頭畸形及神經系統併發症,是不尋常事件,全球的公共衛生都受到威脅。集合美、歐、亞、非洲相關專家召開的委員會,建議將茲卡病毒的快速擴散列為全球公衛緊急事件,將有助於國際間快速行動及將此列為優先研究。
陳馮富珍表示,雖然還沒必要限制旅遊及貿易,但國際間對此疫情擴散有必要協調合作。她特別指出,孕婦要採取行動保護自己,應該考慮延後非必要的旅行;如果真的必須旅行,除了先徵詢醫師意見外,也要採取保護措施,包括穿長袖、長褲,並使用除蚊劑等。
茲卡病毒目前在美洲快速擴散,其中哥倫比亞疑似病例逾二萬人,確定病例近一千零五十例,巴西有一百五十萬疑似病例,近四千例確定病染;世衛的專家上周更預估,未來可能會有四百萬人感染。
茲卡病毒主要是透過病媒蚊傳染,呼籲各國除了加強疫情警戒外,也應加強蚊蟲防治,避免蚊蟲叮咬。
茲卡病毒在中南美洲蔓延,宏都拉斯昨宣布,感染人數以「驚人」速度持續攀升,全國進入緊急狀態。
宏國進入緊急狀態
根據法新社消息,宏國衛生部長巴特瑞斯表示,自去年十二月十六日發現首起茲卡病毒病例以來,已有三千六百四十九人感染這種經由蚊子傳播的病毒,感染茲卡人數過去三天增加二倍。
疫情最嚴重的巴西,總統羅賽芙的幕僚長華格納昨天說,在此威脅下,孕婦不應到里約熱內盧觀看奧運。
里約奧運孕婦別去
華格納表示:「我會說,對孕婦而言,這個風險很大。」他向孕婦喊話:「對妳們來說,前來觀看奧運顯然不明智。」
里約奧運即將在六個多月後登場,華格納表示,今年里約熱內盧奧運不會因為茲卡病毒疫情取消。他說:「我們必須對前來巴西的人及運動員說明,只要您不是孕婦,在我們這裡就沒有危險。」
巴西目前已出現超過四千名小頭症的新生兒案例,巴西政府上周出動軍隊在全國各鄉鎮滅蚊外,一日更採取新措施,允許衛生官員可以進入任何建築物,不管是公共或私人建築,採取滅蚊措施,避免茲卡病毒持續藉由蚊子擴散。
茲卡病毒來勢洶洶
傳染途徑
● 被帶有茲卡病毒的斑蚊叮咬
● 被叮咬後有3至7天潛伏期
● 感染者發病第1天至11天再被病媒蚊叮咬,約15天左右蚊子就具有傳播病毒能力
常見症狀
● 發燒、頭痛、結膜炎、關節痠痛、上軀出現斑丘疹
● 症狀通常不太嚴重,持續數天至1周,多可自行痊癒
後遺症
孕婦感染後可能導致胎兒小頭畸形或死亡,目前小頭畸形全球累計約4000例
如何預防
● 懷孕婦女暫緩前往流行地區
● 噴殺蟲劑、使用空調或裝紗窗、穿著長袖衣褲、清潔積水容器,避免被叮咬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貼心提醒
茲卡病毒與登革熱傳染途徑相同,透過埃及斑蚊、白線斑蚊叮咬而傳播,國外報告可能透過性行為,與零星案例曾輸血感染;若至疫區旅遊期間或返國兩周內出現症狀,應即刻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