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教」?這是什麼東東?台語不輪轉的我,一看報紙大標題:〈我不是「呷教」的和尚〉,目光立刻被吸引,一路讀來,熱血沸騰,也更加有信心。
熱血沸騰,是感動於「貧僧」終生不靠佛教吃飯,但以「佛教靠我」四字信念,護法衛教,在世界各地建道場、興學校,把佛教帶到全球五大洲。
更加有信心,是因為大師以他做飯頭(煮飯菜)、菜頭、水頭(擔水)等苦行工作為例,說明在生活中煮飯、燒菜都是修行,也可以藉此服務度眾,我等「小民」一樣可以從生活中實踐人間佛教,以無為有,發心貢獻社會。
有趣的是,大師在文中寫到:最初興建道場,並非完全是發大願、弘法利生,他只是想在常去的地方建個寺院,讓跟隨的信徒都有飯吃。大師果然不是「呷教」和尚,而是以佛教來照顧眾生的身心靈呢!
汪詠黛(台北/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