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家姐妹多,大家也各有小孩,過年都會互包紅包,幾年前還有感而發地抱怨:「過年好傷,年終獎金愈來愈少,要發的紅包卻不少,到頭來都肥了小孩們,難怪小孩最喜歡過年。」沒想到才幾年功夫,便有了大轉變,小孩長大了,換成他們要我們「歡喜過新年」。
我們家兩個孩子從小就懂得把所有親人給的「壓歲錢」全數當作他們一年的重要「收入」,做家長的雖然有苦難言──其中很多都是我們包給其他親人,他們不好意思只好轉介到孩子身上,但看他們拿來完成自己的夢想,也就不忍心強迫收回,或許他們頗能享受其中樂趣。
女兒大學畢業開始賺錢後,第一年過年就分別包了為數不小的紅包給我們兩老,還堅持要我們收下,想讓我們兩老可以陶醉在「拿壓歲錢」的喜悅當中。
第一次從「發紅包」到「收紅包」,心情很複雜,「全數收」或「收個意思意思」內心很掙扎,畢竟剛上班的孩子薪水不多,可是她的誠意、孝心還是讓我們欣慰地收下。
第二年年前,女兒拿了一些美鈔寄放在我這兒,但過沒兩天,她就按捺不住地告訴我:「那些美鈔是給妳跟爸爸的壓歲錢。」她說:「你們要去美國的機票,我已經買好了,到那邊要用美金,所以,今年給你們的壓歲錢改用美鈔,你們可以盡興地玩樂,不用擔心錢的問題。」當下,一陣暖流從心裡緩緩升起,孩子長大了,懂事了,也更貼心了。
幾年後,兒子也開始上班,他特別強調過年給我們壓歲錢是他表達心意的方式,要我們不要拒絕,我們也只好順著他的意思全額收下。
春節快到了,一想到孩子們愛的「紅包」,心裡就浮現絲絲「暖意」,我現在終於能體會以前孩子們對於「歡喜過新年」的期盼心情了。但對我們而言,孩子「將心比心」的孝心則讓我們更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