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院發表「冷凍消融術治療兒童上心室頻脈」成果,楊小弟與家屬及醫師團隊一同切蛋糕慶生。圖/林俊良
【本報台北訊】過去罹患心律不整的兒童,除靠藥物長期控制外,就是藉由心導管高周波電燒灼術,透過熱能將不正常的病灶燒掉,但它有近一成的風險可能影響正常的心臟傳導系統,需終身靠心律調節器來維持生命。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吳美環說,兩年前該院成立時,藝人林志玲獲邀剪綵,當時即允諾「只要病童有需要,願意提供資助」,該院便是在「志玲姊姊慈善基金會」捐贈近五百萬元,去年二月自國外引進「心臟冷凍消融治療系統」(簡稱冷燒),能大幅減少電燒對正常傳導系統的傷害。
台大醫院去年引進冷凍消融術治療二十六名心室頻脈的病患,成功率達達九成六,沒有任何併發症。
楊小弟的媽媽說,孩子自五歲時即因臉色慘白,心跳加速,送醫檢查才知他罹患上心室頻脈;後雖有服藥,但副作用明顯,經常視力模糊、全身無力,去年輾轉到台大,並進行冷燒心導管治療。她說:「小孩終於有他該有的快樂童年了。」
台大兒童醫院兒童心臟科主治醫師邱舜南指出,兒童心律不整屬於先天性心臟解剖構造的異常,發生率約為千分之一點五,正常兒童每分鐘的心跳次數為八十至九十下,但這類病童發作時則高達一百五十至二百多下,有可能休克致死。
邱舜南說,過去治療兒童心律不整的方式,除了靠藥物外,就是接受傳統電燒治療,但後者有可能因此阻斷心臟正常的傳導系統,且年齡愈小,風險愈高,一旦發生就得終身植入心律調節器,且每四至六年就得開刀更換調節器的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