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嘉雯
《紅樓夢》第二十二回寫薛寶釵及笄之年,成年禮就在賈母內院中度過。當時家裡搭了一座精巧的戲台,訂了一班新出的小戲團,專演崑、弋兩腔;並且就在賈母上房排了幾席家宴酒席,無外客,只有薛姨媽、史湘雲、寶釵是客,餘者皆是自己人。
吃了飯,點戲時,賈母先叫寶釵點,寶釵推讓一遍,只得點了一折《西遊記》。賈母自是喜歡,又讓薛姨媽點,接著命鳳姐點戲,鳳姐不敢違拗,且知賈母喜熱鬧,更喜謔笑科諢,便點了一齣《劉二當衣》,賈母果真更喜歡了!然後便命黛玉點,黛玉又讓薛姨媽、王夫人等。賈母道:「今日原是我帶著你們取樂,咱們只管咱們的,別理她們。我巴巴的唱戲、擺酒,是為她們不成﹖她們在這裡白聽白吃,已經夠便宜了,還讓她們點呢!」說著,大家都笑了。黛玉方點了一齣。然後寶玉、史湘雲、迎、探、惜、李紈等俱各點了,接齣扮演。
至上酒席時,賈母又命寶釵點戲。寶釵點了一齣《魯智深醉鬧五台山》。寶玉道:「只會點這些戲。」寶釵道:「你白聽了這幾年的戲,哪裡知道這齣戲的好處,排場又好,詞藻更妙!」寶玉道:「我從來怕這些熱鬧!」寶釵笑道:「要說這一齣熱鬧,你還算不知戲呢!你過來,我告訴你,這一齣戲是一套『北點絳唇』,鏗鏘頓挫,韻律不用說是好的了;只那詞藻中有一支〈寄生草〉,填得極妙,你何曾知道?」
寶玉見說得這般好,便湊近來央告:「好姐姐,念與我聽聽!」寶釵便念道:「漫搵英雄淚,相離處士家。謝慈悲,剃度在蓮台下。沒緣法,轉眼分離乍。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哪裡討,煙蓑雨笠捲單行﹖一任俺,芒鞋破鉢隨緣化!」
如今我們在京劇中還可以聽到一支「快點絳唇」,那通常是山寨大王出場時所唱的曲牌,例如:《青風寨》、《定軍山》等。而「北點絳唇」與「快點絳唇」都源於北曲,屬於北曲仙呂宮,全曲五句二十字,定格字句為:四、四、三、四、五。第四句為平仄平平,是它與南曲的差異所在,且通常第一和第二句皆用韻。寶玉聽了,喜得拍膝畫圈,稱賞不已,又讚寶釵無書不知。林黛玉道:「安靜看戲罷!還沒唱《山門》,你倒《裝瘋》了。」說得湘雲也笑了。
而薛寶釵所說的這套「北點絳唇」乃是水滸英雄魯智深的戲。事實上,在很多劇種裡都可使用「北點絳唇」,尤其是在京劇和北管戲裡,它甚至於被稱為「點將」。只看這個名稱便使人知道,這支曲牌經常用來表現元帥升帳,或重要人物上台時的場景,這時文武場特以鑼鼓、嗩吶烘托氣勢!薛寶釵明白這支曲子的優勢,因此在這個闔家喜慶的場合中,特別點這齣戲來與一家老小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