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我想照顧他們三十年。」投入非營利組織二十多年的微客公益行動協會創辦人朱永祥,大學時代只是個平凡的設計系學生,因為一場營隊接觸了中輟生,希望持續陪伴他們的想法,讓他進入非營利組織服務。他期望不只是服務弱勢,更期待他們能自力更生。
朱永祥昨天在教育部舉辦的「青年國際志工推動組織交流座談會」中演講,見證國際義工這「微小過客」的小小力量。
大學時期的朱永祥就在創意設計上嶄露頭角,大一買了第一棟房子、大二開跑車上課、全身上下都是名牌。有次朋友跟他說,「我覺得你全身銅臭味!」在朋友邀約下,他意外成了中輟生輔導營隊的義工。
營隊中,他陪伴的一名國中生角頭老大,在一場水球大戰後,默默地在操場撿起氣球殘渣,他告訴營長,營長將這名學生叫到台前,讓大家給他一個掌聲。幾年後,他收到這名學生來信:「我的名字從小到大等於壞,第一次有人喊了我的名字,只因為我撿了氣球殘渣,而得到大家的掌聲。原來,我的名字也可以等於好」。後來,這名學生戒酒、戒菸、戒賭博,考取桃園武陵高中、台大法律系,目前在美國深造。
朱永祥沒想到,他一個微不足道的念頭、行為,竟改變這孩子的一生,也讓他更加肯定、堅持所選擇的這條路。
經歷三天營隊,激起朱永祥心中陣陣漣漪;他不斷思索著「你想照顧他們三天,還是往後的三十年?」,有股聲音在他心中不斷迴盪:「我想照顧他們三十年」。
助柬愛滋孤兒 買地建屋
六年前,朱永祥第一次以國際義工身分走進柬埔寨的愛滋孤兒院,不到十坪的鐵皮屋內擠著二十多位愛滋孤兒。朱永祥說,當地的房東因社區居民恐懼愛滋病,要求不得出租房屋給孤兒院,愛滋孤兒恐無家可歸。
當他得知院長平時教導孩童製作背包、皮包,補貼生活費,「但是當地人不會買愛滋孤兒做的東西」,他湊了十萬多元,將這些有特色、在當地賣不出去的手製商品帶回台灣銷售,兩年多來創造了一百五十萬元的銷售額,也讓孤兒院在柬埔寨買了一塊地,建立了新家園,比原先租用二樓鐵皮屋的空間大八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