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農為了生計,在自家果園用吊籃賣農產,特殊販賣手法吸引陸客上門。圖/陳妍霖
果農為了生計,在自家果園用吊籃賣農產,特殊販賣手法吸引陸客上門。圖/陳妍霖
【本報南投訊】全台有許多知名景點因陸客多,除在附近道路設置人行步道,也設立「禁止設攤及兜售」告示牌;不過也有果農為了生計,用機車充當攤販,賣農特產,還有人因自家果園比道路還高出約一層樓,直接在擋土牆旁做起生意,用繩子綁著籃子,一籃放水果,另一籃則用來收錢及找錢,從高處吊掛賣自家農產,還真的招來陸客。
果農說,生意好的時候,一日就有四千元收入,比賣給大盤商還好賺。
南投縣有許多重要觀光景點,也是陸客必遊路線,遊覽車會將陸客載到停車場,陸客再沿著行人專用道步行進出,為了維護秩序,有告示牌禁止設攤,只要發現有人兜售或擺攤,保全就會前往驅離。
不過,因附近有不少農民種植百香果、蜜棗,果農為了生計,冒著被趕、被罵,用機車做起攤販生意,在後座放上大籃子,裝上水果販售,機動性高,也方便收拾。
生意手法獨樹一幟,從高處吊掛籃子賣自家農產的游姓果農表示,因採用吊籃賣水果前所未見,特殊情景還真的招來陸客好奇圍觀,紛紛掏錢消費;「來來來,一包一百塊,好吃又便宜!」他一邊叫賣一邊笑說,之前在路旁擺攤,被趕怕了,現在乾脆在自家果園內「站在高處」賣,「這沒違反規定吧。」
尹姓陸客說,很少見過這種販賣方式,覺得挺特別的,也很方便;也有其他陸客說,沒有這樣「抬頭」買東西過,一直抬頭跟老闆講話,雖然脖子很痠,但將錢放在籃子裡,老闆再將籃子拉上去收錢,也挺新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