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今年春節陸客來台旅遊熱潮,恐怕將是曇花一現,因為三月起陸客團已經陸續喊卡。台旅會表示,選後從十八日起,台灣旅行業陸續接到大陸對接的旅行社口頭提醒,或微信通知,表示從三月二十日以後暫時減少出團,估計陸客赴台將從每月約五千人,大減三分之一至三千多人。
「最近台灣業者反映大陸停止出團的聲音愈來愈多,似乎是來真的。」台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上海辦事處主任李嘉斌坦言,消息來得滿意外的。他說,對於陸方片面決定,台旅會和業者都沒有接到正式通知。不過,也有可能不會正式公布,因為大選期間陸客來台減半,就是兩岸旅行業彼此知會就好,已有前例可循。
台旅會估計,三月以後來台入境的團客將因此大減三分之一,「原本希望團客緊縮,至少自由行要照常,不過看起來試點城市也喊卡,衝擊恐怕進一步擴大。」除了陸客團暫時減少來台旅遊,開放自由行地區,也只留下北京、上海、廣州、廈門,其他試點地區統統取消配額。
後續變化待觀察
根據台灣業者得到的消息,這波緊縮將持續到六月三十日,後續變化還有待觀察。
李嘉斌表示,台旅會已經透過「小兩會」,也就是台旅會、海旅會的兩岸觀光交流會議平台進行求證、溝通,不過還沒有進一步因應,目前兩岸航班照舊,沒有變動。
據了解,去年陸客來台四百十五萬人次,平均每人花費五點五萬元,旅業管理顧問公司負責人許高慶表示,陸客無論來台人數、總體消費、人均消費,都已是台灣最大觀光外匯來源。
台灣對接陸客來台的旅遊業者指出,陸客來台帶動消費商機,就怕跟香港一樣,因為陸客不來了,精品店說倒就倒,引發後續店家關門骨牌效應。
台灣觀光缺新意
近年來,陸客出境旅遊持續成長,每年估計有一點二五億人次出國觀光,居全球之冠,更占全球外遊旅客的一成,預期至二○二○年將增至二億人次。台北市旅遊業者李昆玉說,大陸經濟持續成長,每年出境旅遊的人口有增無減,再加上許多陸客已將旅遊重點從購物轉移到自然風光和文化體驗,以致於日韓對陸客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反觀同文同種的台灣,雖然有語言、生活習慣上的便利性,但缺乏新奇的吸引力;台灣的觀光不但要多元,更要創新;如今又碰上新變數,台灣從北到南,包括餐飲、住宿、遊覽車等民生配套產業鏈,恐怕都要步入寒冬,尤其仰賴陸客消費的免稅店,可能率先掀起關門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