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前輿論曾討論「國會多數黨組閣」議題,從懸殊的選舉結果看來,現存的「看守內閣」無論功過是非如何,已非民意所屬,總統選舉和就職期間相隔四個月,漫漫長夜若無作為而虛度,非國家社會之幸。
個人淺見,可思考由總統當選人蔡英文擔任閣揆,籌組內閣,春節後與全體新閣員就任。
蔡英文曾任行政院副院長,擔任院長駕輕就熟,此次挾近七百萬民意,可喻當今武林盟主,登高一呼可立即進行改革,逐步實踐競選承諾及人民付託,在國內經濟、民生亟需大力改革之際,由蔡英文組閣,形同將執政任期延伸為四年四個月,政策主張和改革皆能立即進行,呼應此刻民意所嚮往。
此一做法前提是,馬英九總統必須向全民承諾自廢武功,不過問行政事務,成為「看守總統」。
雖然形式上行政院長由總統任命,但馬英九總統應公開表示,此一任命是「多數民意的決定」,勝選者願意承擔,值得讚賞與喝采,這當可避免其尷尬。
蔡英文以「未來執政黨」領袖及「未來總統」的身分就任行政院長,能有效制約現任總統看守期間的職權。
新立委員上任後,新的行政官員亦能直接上任,無縫接軌。由於年度預算已經通過,國家大政需邁步向前,由蔡英文組閣的思考,是基於「未來總統」若能短暫歷練行政院首長,對國家施政方向、經濟動態、民生趨向,皆能水到渠成,主持行政院期間,當可細心觀察與拔擢傑出者,唯才是用,落實「聯合政府」的主張。
由蔡英文組閣,可視為朝野之間,為國家社會和諧與進步建立合作關係,不失為「和解」的開端。蔡明治(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