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設計經典100》 條碼

 |2007.03.22
344觀看次
字級

費城一家連鎖食品公司的董事長,請費城德瑞索理工學院(Drex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教授幫他們設計一套可以在結帳時自動讀取產品資訊的系統。當時還在念研究所的伍德藍德聽到他們的對話,決定與好友西爾佛合力研究。

起初他們試著用會在紫外線照射下發光的墨水,後來發現效果不好,成本又太高。第一代條碼呈同心圓狀,基本型態跟現在的條碼差不多,由幾條置於黑色背景上的直線所組成。直線的數目愈多,內含的資訊類別就愈多。

一九四九年十月二十日,伍德藍德與西爾佛為這種以顏色和線條將商品分類的系統申請專利,宣告條碼的誕生。然而,一直到一九七四年,美國俄亥俄州特洛伊市(Troy)的一家超市裝上可讀取通用產品碼(Universal Product Code)的讀碼機時,條碼時代才算真正來臨。

第一個通過結帳櫃台的,是十包裝的水果口香糖,目前在史密森尼美國國立歷史博物館(Smithsonian Institution's National Museum of American History)裡展出。

小檔案:

條碼(Bar Code),一九四八年

發明者:諾曼‧約瑟夫‧伍德藍德(Norman Joseph Woodland),美國人,一九二一年生

伯那德‧西爾佛(Bernard "Bob" Silver),美國人,一九六二年過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