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5大SOS 找回健康好眼力 陳玲芳 |2016.01.16 語音朗讀 217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眼科專家陳瑩山醫師根據多年臨床經驗,發現國人視力惡化,多與「生活型態」有關。 圖/新自然主義出版、本報資料照片 左圖為正常人所見視野,右圖為青光眼患者所見,如同「以管窺天」。 圖/新自然主義出版、本報資料照片 左圖為正常人所見視野,右圖為青光眼患者所見,如同「以管窺天」。 圖/新自然主義出版、本報資料照片 使用方格圖自我檢驗,有助發現眼睛病變。 圖/新自然主義出版、本報資料照片 上班族用眼過度,引發眼睛疲勞痠痛。 圖/新自然主義出版、本報資料照片 年輕人長期緊盯螢幕,有提早罹患黃斑部病變之虞。 圖/新自然主義出版、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人的「惡視力」排名,在全球可說數一數二!不僅近視率高居世界第一, 高度近視、白內障、黃斑部病變等問題也有逐年攀升、年輕化的趨勢, 「視力早衰」儼然成為台灣人的新國民病。到底台灣人的「眼睛」出了什麼問題? 根據新竹國泰綜合醫院眼科主任、台北國泰綜合醫院資深主治醫師陳瑩山, 多年來的臨床觀察,他認為台灣人的眼睛問題, 和肥胖、三高、糖尿病等疾病的罹患率節節攀升一樣,都是受「生活型態」所影響。 文/記者陳玲芳 圖/新自然主義出版、本報資料照片 提到眼睛健康檢查,許多人會說︰「沒問題啊!我都有定期做視力檢查!」事實上,臨床上有許多人受到一般視力檢查結果的誤導,再加上由於「雙眼功能可互相支援」(好處是一顆壞了還有一顆,壞處是一顆會幫另一顆看,因此明明一顆眼睛已經壞了,卻只覺得看東西有點怪怪的,一直湊合著用),因而延誤病情,直到病程進展到嚴重階段才求醫。 視力一.○也可能患眼疾 國泰醫院資深眼科醫師陳瑩山說,一般視力檢查結果常會誤導民眾,很多人認為,視力正常就是在一定的距離下能夠看清視力表中「一.○」(或以上)的字型,但事實上,視力表檢查所獲得的視力值,只能表示「中心視力」,就算視力達到一.○,也不表示眼睛就正常、健康。 他在門診時就常常遇到這種狀況;例如檢查確診病人有青光眼,但病人卻不太相信,因為自己明明還看得很清楚啊!這是因為青光眼造成的視野縮小與缺損,是從周邊開始,中心視力往往最後才受到影響 ,所以病人仍可能有一.○的中心視力,但其實看景物已像是「以管窺天」,只看得見中央景色而不是全景,但病人並不自知。 還有,像視網膜剝離的病人,如果病變在周邊視網膜,中心視力也可能仍維持一.○;其他眼疾如:早期白內障、玻璃體混濁、早期的網膜色素變性、早期糖尿病等等,中心視力也都可能很正常。 失明,會讓人生由彩色變成「黑白」,然而台灣人的用眼習慣與健康狀況,卻容易造成五大嚴重眼疾,每一種都可能造成失明。想要避免生活「盲」目,就必須及早預防、定期檢查,尤其四十歲以上、罹患高度近視、糖尿病或3C產品高度使用者,更不能只關心視力,而應三個月或半年做一次完整的眼部檢查才行。 防治 病變 正視眼睛5大SOS求救訊息 陳瑩山醫師強調,及早發現、及時治療,是防治眼睛病變的最佳方法。除了每年應該做的定期眼科檢查外,平時也應留意眼睛有無異樣,特別是我們習以為常的小症狀,其實都是眼睛SOS的求救訊息,不可輕忽: 症狀▼眼睛紅癢、眼屎過多 ★眼睛過敏、發炎的SOS 眼睛癢、眼皮及結膜紅腫,或是有眼部灼熱感、水樣分泌物增加等症狀,就是過敏性結膜炎的表徵。一般是由環境(天氣乾燥、季節交替)引起,須立刻就醫,避免症狀加重。此外,建議可採局部冷敷或冰敷方式,舒緩眼睛腫脹、發癢的不適感,但要避免自行購買眼藥水,若配戴隱形眼鏡者,則應暫時停止使用。 要注意的狀況還有眼屎。由於眼睛是唯一直接接觸外界的黏膜組織,當眼睛發炎時,眼睛就會產生分泌物。換句話說,當眼屎大量增加,就是眼睛生病的警訊。像是早上起床揉眼角,會揉出一小顆透明或蛋白色的眼屎,是正常且健康的。但若一天得清理好幾次眼屎,或是眼屎的顏色與質地改變,例如變成濃稠的黃色或綠色,又或者是半透明的粘液狀,甚至量多到擠滿眼角,還黏住眼皮和睫毛的話,就可能是急性發炎等眼部病變,一定要趕緊就醫才行。 症狀▼眼睛痠痛 ★眼睛過度疲勞的SOS 現代人長時間使用3C,因此眼睛容易有痠、麻、脹、痛等不適感受,這正是眼睛負擔過重、睫狀肌所發出的求救訊息,建議你運用定時功能,強制自己每專注目視三十分鐘就應休息十分鐘,才不至於造成眼睛過度疲勞,影響眼睛健康。 症狀▼突然畏光、眼睛痛、視力模糊 ★角膜發炎或淚液分泌不足的SOS 所謂「突然畏光」,指的是眼睛在普通光度下也覺得不適的情況。最常造成眼睛畏光的原因是眼睛前段的炎症反應,包括角膜炎、角膜異物、角膜破皮、角膜潰瘍等。這類炎症的眼疾應迅速至眼科求診,在適度治療後,即可改善眼睛畏光的情形。另外,如乾眼症患者因缺乏足夠的淚液滋潤,對外界刺激較敏感,也會有眼睛畏光的情形。只要減少對眼睛不必要的刺激,在醫師的指示下使用人工淚液,即可改善畏光情形。 症狀▼視野缺損 ★視網膜剝離、青光眼的SOS 視野是眼睛能夠看到的整個範圍,而視野缺損就是看事物時,有陰影擋住視線或某個角落看不清楚。這是一種嚴重的病症狀況,表示可能有視網膜剝離、青光眼等眼部疾病,再不及時處理,恐怕會造成無法挽回的視力傷害。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疾病不會同時影響兩個眼睛,所以單眼出問題時,患者常不覺得有異狀,因為雙眼是同時看向同一目標,雙眼形成的影像會在腦內產生融像的作用,所以一眼的視野缺損,可以被另一正常眼的視野填補,不太容易感覺出異樣,建議平時可以遮住單眼做自我檢測,比較兩眼的視野範圍是否有差異,可有助發現此類病變。 特別要提醒的是,假如感覺到眼窩疼痛或整個眼球脹痛,甚至有頭痛、想吐,或是視覺變得模糊時,就可能是眼壓過高。由於眼壓過高會對視神經造成嚴重傷害(例如青光眼),所以這時即使視野並無異狀,仍建議立即就醫,以免錯失黃金治療時機。 症狀▼影像扭曲 ★視網膜&黃斑部病變的SOS 所謂的「影像扭曲」,就是看東西會變形、把直線看成曲線或線條中斷的情況,是視網膜黃斑部產生病症的表徵。由於許多疾病不會同時影響兩個眼睛,所以單眼受影響時,病患常不覺得有任何症狀,建議讀者平常可以利用牆上磁磚、象棋棋盤、排好麻將或方格子作業簿方格型物品,或以「阿姆斯勒方格表」進行自我檢測,如果發現方格的線條有扭曲、變形、黑影或線條中斷的現象產生,請立刻就醫治療。 護眼 須知 長期緊盯螢幕 易患黃斑部病變 二十多年前,如同眼科「絕症」、無法治療的黃斑部病變,近年來隨著新藥物的上市與眼科雷射技術的躍進,已有相當不錯的治療效果。嚴重如黃斑部病變尚且如此,近視、白內障、青光眼等眼部疾患的治療技術,自然更加成熟。 「按理說,隨著眼科醫療技術的進步,這些易致盲的嚴重眼疾,罹患率應跟著下降,年齡層也應逐漸高齡化才對,但根據衛福部調查,卻發現結果並非如此。」國泰醫院資深眼科醫師陳瑩山如是說。 他還記得,十多年前初到新竹國泰醫院服務,赫然發現很多科技新貴「眼底起水泡」,也就是俗稱的「眼過勞」;以往在台北,這類病患一周僅約有二、三人,沒想到新竹一周就收治了近三十名病患。而更讓他吃驚的是,過去好發於老年人及高度近視者的黃斑部病變,竟在不少年紀輕輕的竹科新貴身上發現。細究原因,正是因為竹科人為了工作所需,必須長時間緊盯螢幕,眼睛長時間受強光照射所致。 有鑑於此,身為一名眼科醫師,陳瑩山認為,身著白袍的使命,不該只在「亡羊補牢」,更應提供正確的護眼知識,幫助大家「防患於未然」。因此,他在媒體訪問與講座邀約之外,將臨床上患者最常問以及最該知道的眼睛保健知識集結成《好眼力》(新自然主義出版)一書,希望能成為現代人的「護眼工具書」,教讀者如何避免讓錯誤習慣、配備或觀念(如視力檢查一.○,就以為自己的眼睛很健康)而誤傷眼力,陷入「人未老、珠先黃」的窘境。 書中,除了教大家從症狀及早發現視力早衰的隱憂、掌握嚴重眼疾的關鍵警訊,同時還提供如何選配眼鏡、吃出眼力和挑選檯燈、布置護眼環境等生活小撇步,以及幼兒、孕婦等特殊族群的顧眼睛策略,要為大家破解「做護眼操回復視力」等視力保健迷思。 前一篇文章 另類養生6 燜燒罐自製養生湯飲 防感冒消疲勞 下一篇文章 另類養生7 調養身體好粥到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4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5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6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07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8如是說2025.05.0709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10【創作花園】揮出信心2025.05.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聊聊心裡事】「我們」加起來,不只一個答案居家照護不踩雷 傷口好得快【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中醫專欄】良藥苦口嗎? 甘口的也是良藥喔!【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 作者其他文章居家照護不踩雷 傷口好得快小胖威利病友 展出41幅畫作照顧植物人 不忘做伸展操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愛從1開始 一塊關懷更生少年立夏時節養心安神 吃苦瓜消暑降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