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級學校營養午餐禁用基因改造生鮮食材、初級加工品。圖/程宜華
【本報台北訊】下學期起,國中小營養午餐全面禁用基改食材。有新北市學校發問卷調查,未來午餐如不漲價,就不供應水果。教育部昨回應表示,午餐多吃青菜,不見得非吃水果。因應採用非基改食材,教育部估計每餐成本漲不到兩元,是否漲價、要不要吃水果,由學校自主評估。
立法院去年十二月三讀通過學校衛生法,明訂學校營養午餐禁用黃豆、玉米等基改生鮮食材及基改食材做成的豆腐、豆漿、豆皮、豆干等加工品;營養午餐成本因此提高,各縣市學校都趕在寒假前開會討論是否漲價等因應之道。
新北市最近有學校發問卷徵詢家長意見,若下學期午餐不漲價,就不再供應水果;若一餐小漲三元,每周至少還會供應一份水果。不少家長認為,午餐還是應該吃水果。
教育部國教署組長楊國隆指出,教育部估計,營養午餐改用非基改食材,估計每月增加五十元,其實不會造成家長太多負擔;且弱勢生由行政院編列經費補助午餐費,也不用擔心。
雖然教育部訂定的國中小的營養午餐基準,建議每周吃兩份水果,但楊國隆說,只要青菜吃得夠多,維生素、纖維素等營養均衡,午餐不吃水果也可。他表示,營養午餐是地方自治事項,只要各校營養午餐供應委員會問過營養師等專業人員意見,漲不漲價、吃不吃水果,教部不硬性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