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種房不種稻 國小生拍片反思

 |2016.01.14
1523觀看次
字級
宜蘭冬山鄉豪華農舍將農地分割,縣府和學者都憂心農村風貌大幅改變,農地流失。 圖/陳正興

【本報宜蘭訊】宜蘭農舍爆增,農田種房不種稻,引發羅東鎮北成國小師生關注,去年暑假花兩個月時間拍攝三百分鐘的影片,並訪問老農、居民與政府官員,出動空拍機空拍,剪成三十分鐘的紀錄片,反省農業與環境問題,取名《田.滿》。該片不但獲得神腦基金會紀錄片競賽金獎,三月十日還要在宜蘭綠色影展中播映。

「這是小學生版的《看見宜蘭》。」指導老師之一李易倫這麼形容,而《田.滿》有農田被農舍填滿的警示意味,也寓意昔日農家的米缸貼「滿」字,但沒有了田,米缸就不會滿,突顯農地農用的重要。

《田.滿》紀錄片的拍攝團隊是五名十二歲的學生,包括蔡辰緯、黃峻傑、黃書凡、曾詰淩、林宥蓉,他們是北成國小媒體素養中心的同學,去年扛攝影機,巡迴宜蘭拍片去。

紀錄片的最大後援是教務主任陳俊欽、老師李易倫、張家豪等人,在他們指導下,學生團隊完成劇本架構、拍攝、約訪、後製剪輯等工作,老師李易倫還獲《929樂團》主唱吳志寧力挺,提供樂曲《島》為紀錄片主題曲。

《田.滿》參加二○一五年神腦基金會「原鄉踏查紀錄片」競賽,獲得國小組全國金牌獎,影片在公視及新北市公共頻道播出。

「學習不只有課本上知識,更應關心土地!」校長簡信斌說,因拍攝紀錄片,學生對家鄉認識更深。

學生蔡辰緯說,想告訴大家農舍不是不能蓋,但應該合理與適當;另一名學生黃峻傑感嘆,從空拍看到農舍東一塊、西一塊,農田破碎,消失嚴重;學生都擔心,農舍繼續增加,農村景觀將都市化。

李易倫表示,《田.滿》是開始,不是結束,下個月春耕起會有二部曲,與學生團隊籌拍另一部以新農為主題的紀錄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