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裡的蔬果掛上英文名牌。圖/陳宛茜
新富市場變身菜市場小學,孩子認真聽課。圖/水越設計提供
【本報台北訊】這個菜市場有點不一樣。走進台北新富與東三水街市場,會發現鮮豔的蔬果旁掛上英文名牌,攤販桌前掛著解說牌,說明這一攤的歷史與特產,而老闆微笑看著你,等著為你「上課」。這是全台第一所「市場小學」,課程目標是「讓小學生愛上菜市場」。
新富與東三水街市場已有八十年歷史,是日據時代台北最繁華的菜市場。水越設計創辦人周育如在萬華長大,對這座傳統市場有深刻感情。她找來天晴等五組設計團隊,聯手將新富市場改造成兼具設計美感和生活味的「親子市場」,邀周圍六所小學的學生「來市場上課」,本周開課。
來到三代傳承的「石福菜鋪」,一盞盞帶著古典氣質的藤編吊燈打亮宛如調色盤的蔬菜,讓人眼睛一亮。不遠處的「馨都如您意花苑」招牌被拿下、多了許多素雅的收納盒,和一面讓客人「攬花自照」的小鏡,乍看宛如歐洲街角的花店。
製麵課 做完可以帶著走
「石福鋪菜鋪」和「馨都如您意花苑」都是「一日攤商大改造」計畫的參加者。水越設計等設計團隊運用廠商提供的產品,以一天時間讓新富市場裡的攤商大變身。設計團隊還送石福老闆黃正發一個花椰菜娃娃,要當成蔬菜店的吉祥物。
想不想邊買菜邊學英語單字?水越設計與教育機構「大衛美語」合作,在市場販售的食材和器材旁標示英文名。攤商則是現成的生活導師,「永恆製麵」鄭姓老闆娘不但熱心教你分辨麵條,每天下午還為小學生開一堂免費的製麵課,做完還可以帶著走。
「菜市場裡有一百三十五攤,就有超過一百三十五個創業故事與專業。」周育如表示,這裡的「市場課」包括重量學、色彩學、英語學、營養學、數學等,不分老幼都可以來上課。市場裡有一間小教室,放上各種「市場學習單」,老師可以帶小學生來這裡「照表操課」,也可以發揮創意自由教學。
重定位 還能演出兒童劇
傳統菜市場給人的印象是「髒與亂」,但在新世代的眼中,菜市場不僅可以「翻轉」成為教室,還能當劇場。劇場工作者劉宇宸去年把花蓮四所國小學生帶進菜市場演戲,未來她打算運用群眾募資,讓全台灣的菜市場都有機會變成兒童劇場。
周育如指出,市場小學計畫不只將小學生帶進老市場,「讓傳承百年的市場智慧繼續傳承」;也希望透過攤商與新世代的交流,讓傳統市場在現代化社會找到的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