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佛〉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人間社)
〈毗盧遮那佛〉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人間社)
文與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展期:即日起至二月二十八日
展地: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本館二樓一展廳
此次展出最具有特色的水陸畫為寶寧寺水陸畫,該堂水陸畫約繪製於明天順元年至四年(1457~1460年)。
寶寧寺位於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右衛鎮東街北側,建於明代天順四年(1460年),目前僅存天王殿、大雄寶殿。依據史料記載,寶寧寺由右玉林衛所建,右玉林衛乃明代朝廷為嚴防韃靼入侵所設的衛所之一,因此該地為明代北防的軍事要地。
清代康熙乙酉年(1705年),寶寧寺住持廣居和尚重新裝裱水陸畫,至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住持源緒和尚再次重新裝裱,由榜題可知寶寧寺水陸畫乃明朝廷賞賜,作為「鎮邊」政治目的之用,在明清時代眾多水陸畫之中可說相當特別。兩圖介紹:
毗盧遮那佛 佛像結跏趺坐於蓮花須彌座上,身著紅色袈裟,雙手舉至胸前結毗盧印,該手印又稱最上菩提印。天台宗視此佛為法身佛,華嚴宗則認為此佛為法報合一之身,是蓮華藏世界的教主。
釋迦牟尼佛 佛像結跏趺坐於蓮花須彌座上,身著紅色袈裟。右手舉至肩處,掌心向外,拇指與中指相捻,其餘三指舒展,左手覆掌按於左膝處,呈現佛陀說法,降伏一切魔擾,給予眾生安樂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