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報導/杜晴惠
二○一五年歲末年終,大陸連接器龍頭立訊旗下公司以新台幣三十七點八億元認購美律實業百分之二十五點四股權,成為最大股東,對台灣科技圈造成不小震撼,因為在此之前(二○一二年)立訊精密入股台灣連接器廠宣德,持股超過百分之二十五,第二家美律實業向來是台灣科技業隱形冠軍代表、電聲界一哥,一步步看似鯨吞蠶食,讓人不禁冷汗直流。
《天下》專訪美律實業董事長廖祿立,問他為何如此抉擇?廖祿立說:「對方如果有比你好的地方,應該要尊敬她。」專訪中的「她」,指的是深圳立訊精密董事長王來春,隨著入股台灣企業消息傳出,媒體爭相挖掘這位女企業家的成功故事。
廖祿立說,「外界都聽過王來春董事長是鴻海正崴員工出身,但最早她是在日商三洋電聲。」由於王來春曾在鴻海集團旗下的大陸工廠工作過十一年,離職自立門戶後,不但不與老東家交惡,還學習老東家的經營管理,讓鴻海成為自己公司的最大客戶,創業致富過程充滿傳奇。
為人低調拚勁十足
媒體報導,王來春為人十分低調,有「泛鴻家軍」的紀律和拚勁,她曾在接受專訪時一再談及富士康十年的打工經驗對自己的影響,創業後堅持用富士康的管理模式來經營,她認為,立訊之所以能從剛建廠的一百多名員工,發展到如今近萬人,雖然期間經歷過許多挫折,但全拜富士康管理之賜。
王來春說,郭台銘總裁的話雖然樸實,卻蘊含內涵。像是「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句話讓她感受最深。她經常把郭總裁的名言講給員工聽,讓他們感受富士康文化。媒體走訪立訊,發現公司裡果然貼著許多郭台銘語錄,像是「走進實驗室,沒有高科技,只有執行的紀律」、「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再犯同樣的錯誤」……等。
富士康一向重視知識產權,王來春也深諳知識產權對一個科技企業的重要意義,有利提升企業競爭力,因此也積極申請專利。
事實上,王來春創業後,不但引入富士康管理文化,也獲得富士康的支持。在戰略布局上,立訊精密針對富士康作貼身服務。例如子公司昆山全勝和蓬萊立訊分別為富士康在江蘇昆山和山東煙台的業務進行貼身服務。
根據深圳立訊精密招股書及上市公告書,二○○七年至二○○九年,富士康訂單的收入占立訊精密當年度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百分之四十七點七三、百分之五十六點四六和百分之四十五點三八。此外,郭台銘胞弟郭台強持有的公司,也成為立訊精密第三大股東。
億萬富翁最佳代表
立訊精密成為美律實業大股東後,財金文化董事長謝金河對外表示,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曾說,富士康在中國大陸創造了很多億萬富翁,王來春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立訊精密董事長王來春當年只是鴻海在廣東海洋電子女作業員,如今是中國最大連接器廠老闆,打工妹成了郭董傳人。」謝金河說,王來春創業有成後,到清華大學深圳研究所補強學歷,「今年她只有四十八歲,已是鴻海外,兩岸最大連接器廠,也是蘋果供應鏈重要成員。這個從醜小鴨翻身的奇遇,值得台灣年輕人借鏡。」
至於美律實業為何同意立訊精密入股?誠如廖祿立所說,「立訊的加入,夠建造更穩健的平台,多元整合,我們更有競爭力。」他說,特別在中國大陸,立訊有自己的人脈關係、業務運作模式也很靈活。此外,垂直整合的競爭力很重要。「中國的工資成本條件,有些產品我不能接,以後大家結合起來,我接單,你做。這是一種生態。我們也曾作過配在手機裡的耳機,一個月一、兩千萬個!但後來殺很低,我們不做了,轉去做高檔的東西。但低階競爭者還是一直殺上來。和立訊整合,阻擋這個領域的競爭者進攻,確保我們的地位。」
奉守郭語錄
連接器要做一輩子
其實立訊入股美律之前,立訊即以控股百分之百的香港聯滔電子名義入股台灣上櫃公司宣德,拿到百分之三十點九五股權,也讓營運一度陷入困境的宣德,瞬間翻身,股價從十點八元一度大漲到四十六點八元。
財金文化董事長謝金河認為,近年來大陸資本市場蓬勃發展,台灣的股市則龍困淺灘,兩岸相同的產業,不論是市值或本益比,台灣企業逐漸落居下風。而王來春從生產線作業員搖身成為電子零組件廠女王,也可看出中國電子產業的起飛與蛻變。
對王來春來說,目前立訊精密公司的產品研發和儲備與重要客戶同步,未來幾年公司仍有能力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她認為連接器精密製造仍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因為距離國際上行業前幾名還有很大距離,「我認為連接器是值得我做一輩子的事業。」
努力工作才能變聰明
眾所周知,王來春的創業過程得到富士康的大力支持,她的經營管理方式深受那一段在富士康的經歷影響。她說:「派駐幹部親力親為的工作作風、言傳身教的工作方式及先進的經營理念對我的影響很大……事實證明它是正確的。」
當年鴻海集團崛起,「郭語錄」曾流傳一時,其中不僅對公司的管理有明確的概念,對於「人才管理」著墨甚多,像是「新進人員要看責任心,中階人員要看上進心,高階人員要看企圖心」、「一個人只要給他責任,讓員工背著責任做事情,他們只要肯負責就不用管。這是我們的文化」。
談到「工作」,郭台銘曾說:「你要趕上流行就必須靠速度,快的人吃市場,慢的人被庫存吃垮」、「為錢做事,容易累;為理想做事,能夠耐風寒;為興趣做事,則永不倦怠」,他相信「努力工作才能變聰明,不相信『work smart, don't work hard.』任何東西不是躍進,而是漸進、演進,尤其是演進」。
信心源於努力和經驗
其他還有許多談「信心」與「成功」,他曾說:「我的信心源自於努力和經驗。所謂信心是,無論景氣再壞,都要相信自己有能力」、「一隻鳥要飛過一個海峽,起飛時牠要有信心,要知道怎麼飛。起飛後,要想好下一個落腳點在哪裡。既然已經起飛了,就要對自己有信心」、「成功是一名差勁的導師,它給你的是無知與膽識,不能給的是下次成功必備的經驗與智慧」。
郭台銘還談人生規畫:「二十五至四十五歲是一個階段,為錢做事;四十五至六十五歲是為理想做事;六十五歲退休以後,我希望能為興趣做事」。對於做人,他則說:「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痛苦,你們看到是我光鮮的時候,但名人並不快樂,如果現在我有機會選擇,我要選擇窮小子的日子」。
任何道理都是「知易行難」,但王來春不僅奉守,還身體力行,難怪可以成就自己的事業。
小檔案
王來春,1967年出生,廣東汕頭澄海人,深圳立訊精密董事長兼總經理。
早期曾在日商三洋電聲工作,1988年,21歲的王來春進入正崴(當時正崴尚未從鴻海分家)生產線當作業員,任職10年,一步一步從女工做到課長。1999年離職創業,與兄長王來勝買下香港立訊公司,生產連接器等電子產品,富士康是立訊精密公司的第一大客戶。
2004年成立立訊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擔任董事長,2009年,郭台強旗下公司富港電子(天津)有限公司收購立訊精密3.08%的股權。2010年,立訊精密在深圳 A股上市,目前已是鴻海之外,兩岸最大連接器廠,也是蘋果供應鏈重要成員。
2015年《富比士》中國富豪排行榜公告,王來春身價為人民幣109.9億元,排名第13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