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成因非常多,通常環境誘發過敏的機率比食物還高,寵物毛髮等也是常見的過敏原。
圖/劉宛琳
【本報台北訊】台灣每五個兒童就有一人因過敏引發氣喘,過敏問題甚至被稱為「兒童國病」,許多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被過敏纏身,家中備齊所有配備,整套防蟎寢具、空氣清淨機等一應俱全,但孩子最後還是過敏,醫師說別以為裝備一應俱全就能一勞永逸,誘發過敏的過敏原不只一種,就算家中弄得乾乾淨淨,也難以完全防範。
林口長庚兒童過敏氣喘中心主任葉國偉表示,家長的過敏迷思一拖拉庫,最常見的就是家中沒養寵物,也買了防蟎寢具,為什麼孩子還是會過敏?台灣常見的過敏原除了塵蟎,還有蟑螂、灰塵、黴菌,以及這幾年討論很熱烈的空汙PM2.5,要預防過敏,統統都得避免才行。
葉國偉表示,過敏的成因不只有過敏原,基因也是重要因素;父母若有一人有過敏,孩子有接近三成的機率遺傳過敏體質,但有過敏體質不代表就會有過敏,必須要在過敏原的催化下才會發生,因此,過敏是一個巴掌拍不響的疾病。
一個巴掌拍不響
另外,小朋友出現過敏症狀時,醫師常會投以類固醇噴劑,家長聽到「類固醇」三字都被嚇得半死,希望能改用他藥或是眼看孩子過敏症狀沒了就自行停藥。葉國偉表示,類固醇噴劑的類固醇劑量比口服類固醇還少一百倍,家長無須過度憂心,倒是家長自行停藥反而會讓下一次過敏症狀出現時更加嚴重,屆時就得吃口服類固醇才有辦法控制。
食物過敏免斷食
開業小兒科醫師黃立心說,也有非常多家長詢問,防堵過敏不要給孩子吃些什麼,通常環境誘發過敏的機率比食物還高,較常見的食物過敏則是牛奶、蛋、海鮮,其餘都較少見,一旦孩子有食物過敏的問題,不一定要採「斷食法」,而是可以透過食物過敏治療讓孩子的身體重新接受該食物,慢慢減緩食物引發的過敏症狀,若是都不給孩子吃食物,反而會造成營養不良。
黃立心表示,現在許多家長開始建立一些預防過敏觀念,若是父母有過敏問題,會買「部分水解蛋白配方」的嬰兒奶粉泡給孩子吃,認為只要喝了對過敏就能免疫,這並不是正確的觀念。黃立心表示,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僅限於對牛奶過敏的孩子,且是運用在「預防」,一旦發生過敏現象,這些產品並沒有「治療」的功能,尋求醫師幫忙才是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