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國內大專教師人才荒嚴重,近年成為他國「提款機」,不只大陸、美國、新加坡,中東的大學也來搶才。台灣人才不能只出不進,台大開始反擊,祭出多項措施,跟世界搶人才。台大為延攬優秀新進老師祭出三策略,包括給予「預聘書」預訂人才、提供宿舍三年,還實施彈性薪資,最多每月加薪六萬元,讓新進教師月薪達十萬元水準。
台大校長楊泮池昨在校務會議上報告校方策略,包括實施「新進教師彈性薪資」;楊泮池指出,管理學院最近聘了三、四位新進助理教授,月薪都加碼六萬元,達十二萬多元,已超過教授的十萬元月薪。工學院、理學院及電資學院部分系所也加碼到六萬元,至少給三年。
加碼六萬元來源,三萬元來自科技部和學校,另三萬元由學院和系所各出一點五萬元。楊泮池表示,也就是現在聘新進老師至少可加三萬元,如果院系向企業募款可再加碼;學校會協助院系所募款,盡量加薪到六萬元。
此外,台北房價高不利爭才,台大今年起確定新老師宿舍可住三年。
楊泮池也接受院系建議,授權院系對「已鎖定」的優秀博士人才發給「預聘書」,避免因流程走得太久,人才被其他學校挖走。一位校務會議代表建議,除了「預聘書」制度,還可簡化程序,若第一高票人選跑掉,可由第二高票直接遞補,不用全部程序再走一遍;他也建議台大實施「長聘制」,聘書發到退休為止,安定人心。
集中資源
攬才先於留才
楊泮池說,目前集中資源幫助新進教師,待制度穩定,將擴展到年輕副教授、助理教授的留才機制。至於較資深的教授,校方希望靠自己向外界爭取資源,但會協助鬆綁相關規定,讓經費使用更有彈性。
此外,台大副校長陳良基表示,台大這兩年花了很大力氣改制度,尤其是爭取在國外學有專精的學人;台大必須讓他們在回國後,能把在國外做的研究繼續連結,「讓人覺得台大是適合長期發展的環境」。
陳良基提到,台大思考方向不只針對教師本人,而是照顧其一家人;歸國學者的孩子多半年輕,台大未來會推出完整的配套就學方案。楊泮池說,未來可能與鄰近中小學合作,推出雙語教學等模式,讓歸國學者的孩子教育能夠銜接,但目前只是腹案階段,「等成熟再跟大家報告」。
與台科、台師大
組台大系統
台大校務會議昨天並通過將與台灣師範大學、台灣科技大學合組「台灣大學系統」。台科大校務會議日前已同意,待台師大本周校務會議決定後,即可正式報到教育部。
三校去年一月簽署「國立台灣大學聯盟」備忘錄,展開跨校合作,目前進一步朝「大學系統」努力。楊泮池強調三校「完全沒有談到以後合併的問題」,也不考慮像其他大學系統設置總校長,僅以三校輪值服務。
台灣大學系統(簡稱台大系統)若成立,將類似清大、交大、中央、陽明四校組成的「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台聯大系統),有更密切合作,包括合聘教師、共同開課、共同舉辦招生考試等,也可設置共同辦公室,並爭取額外教育經費。
楊泮池表示,正式登記系統有好處,包括跨校學分認證,教育部比較不會有意見,以及合作爭取「後頂大計畫」經費等。
國內除了台聯大系統,還有成大、中興、中山、中正四校的「台灣綜合大學系統」(台綜大),以及海洋、北大、北科大、北醫大四校的「台北聯合大學系統」(北聯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