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昭明(前右三)、陳秋琴(前右四)帶領基金會參訪團至東禪寺遊覽,團員均對此行感到歡喜,結下美好的因緣。圖/人間社記者法宣
文/林清安(逢甲大學退休教授)
二○一五年十二月十九日,財團法人廖英鳴文教基金會馬來西亞參訪團,由劉招明董事長及夫人陳秋琴女士,帶隊參訪馬來西亞佛光山東禪寺。
記得上次遊東禪寺,已是八年前的事了。劉招明時任逢甲大學校友總會總會長,率領「二○○七逢甲大學校友總會馬來西亞訪問團」參訪東禪寺。當時到大雄寶殿禮佛拜佛,莊嚴肅穆觸動心靈;美術館午宴餐會,談佛說禪的對話,是那般溫馨、安祥,此等情景歷歷浮現腦海,是多麼祈望再遊東禪寺。
遊覽車駛往東禪寺途中,劉夫人說,現任住持覺誠法師,特別從馬來西亞柔佛州新山地區趕回迎接參訪團,真是令人感動。當車子抵達山門時,我太太李麗敏眼眶泛紅,激動的說不上話來,真是近鄉情怯。禮佛、參佛後,覺誠法師親自介紹及回顧東禪寺的建寺歷史,讓團員有更深的認識與感動。
誠如徐佳銘董事、李元棟董事,柯棋三董事、張綉梅董事、劉耀宗董事、吳順勝董事、陳貴端監事、戴瑞坤執行長,一一發表感言所道,東禪寺所做的事,實在是大智慧,教育教化,踏踏實實傳播人性善良光明面,實踐造福眾生、福利社會的公益事業。輪到我發言時,感念法師們的無私奉獻,只有一句話可表達我的心情:「回到東禪寺就如回家,擁抱溫暖親情的感覺,真好!」
東禪寺發展初期以「東禪佛教學院」為重心,開啟佛光山弘法馬來西亞的新紀元。嗣後承星雲大師命名為「東禪寺」,位列東南亞馬來西亞地域,參佛、修佛、禮佛、深研佛經寶藏聖地。
以文化為本 助在地振興
東禪寺承繼佛光山人間佛教的宗旨,深植教育、培育人才,如全馬來西亞大專青年佛學生活研習營、全馬來西亞中學生佛學會三好領袖培訓營等。推廣文化、弘揚佛法方面,舉辦「東禪寺平安燈會暨仁嘉隆幸福村活動」,聯合仁嘉隆地區二十二個社團、宮廟、教會,重新打造仁嘉隆地區,帶動經濟。
目前「東禪寺平安燈會暨仁嘉隆幸福村」新春活動,已登上馬來西亞旅遊及文化部明定的新春旅遊重鎮榜。「仁嘉隆故事館」事蹟是雪州政府的榮耀政績,更是雪州居民和東禪寺的驕傲。另外,馬來西亞佛光文化出版社及佛光緣美術館東禪館,也積極帶領馬來西亞民間文化傳播及藝文活動的風氣。
散播慈善心 傳遞修持力
播散慈悲、福利社會,佛光人發揮「情義人間、溫馨送暖」精神,進行賑災、送暖、義診等活動。另外還舉辦佛慶法會、精進禪修戒會等活動,力行共修、淨化人心。
目前覺誠法師更擔負馬來西亞柔佛州新山地區「新馬寺」籌建工作,預計建構東南亞地區結合人文、教育、心靈、藝術的文教中心,將人間佛教的理念,推廣至國際。
此趟馬來西亞參訪行,除召開董監事會,以及參加馬來西亞第三十二屆逢甲大學校友會嘉年華會,機緣參訪東禪寺應是最豐富的收穫。謝謝劉招明董事長伉儷的費心安排,有您倆真好!東禪寺絕對是馬來西亞觀光朝聖的好景點,在寺院中沉澱心靈,淨化身心、思考人生,積聚重新再出發的力量,值得一遊再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