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蒲雲空
一天,北宋史學家劉攽在家中設宴招待一群朋友。飲至半酣,蘇東坡因家中有事,準備先回去。劉攽半帶調侃半帶挽留地說:「幸早裡,且從容」。「幸」有「希望」的意思,這句話可以解釋為:時間還早著哩,希望你姑且再留一會兒,陪陪大家嘛。
不過,倘若你再思考一下,這六個字還真不簡單,它隱含著三種水果與一味藥材呢!「幸早裡」暗喻「杏、棗、李」,而「從容」又與中藥「蓯蓉」諧音。嘿,要對出這六字上聯,還真不容易呢!
哪知蘇東坡不慌不忙地答道:「奈這事,須當歸」。表面上看,東坡先生是在說:咳,沒辦法哪,這件事情比較重要,我還非回去不可呢。
其實,如果你仔細一想:這個「奈」字,既可以解釋為「沒奈何」、「沒辦法」,又是蘋果的一種,有的地方稱之為「花紅」、「沙果」;而「這」與「事」又分別扣「蔗」與「柿」,不都是水果嗎?至於「當歸」是藥材,則盡人皆知了。同樣以三種水果一味中藥相扣,這副下聯渾然天成,怎不令人拍案叫絕!
蘇東坡究竟是繼續留在那兒喝酒,還是立刻退席回家,已經不重要了;只知這一巧妙回答的效果是——「滿座大笑」(明.曹臣《舌華錄》卷三)。
不消說,劉攽請的客人,都是些滿腹經綸的著名文士。在這一片歡笑聲中,想必連他們也不得不嘆服:東坡先生果然是幽默風趣、機敏過人喲;能交上這樣一位朋友,真是三生有幸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