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扛著保生大帝神像到新廟。
圖/記者羅佑純
【記者羅佑純新北報導】新北市永和保福宮重建工程告一段落,廟方於前晚子時舉行入火安座儀式,昨天邀請副市長侯友宜帶領委員們剪綵、揭匾。保福宮主委林忠榮看著廣場上聚集著愈來愈多的信眾,他開心的說:「誰說拜拜的都是老人,這幾天有很多年輕人也來拜拜、過火爐,這樣很好,代表信仰已經年輕化」。
二日晚間十點多,保福宮外頭擠滿了三、四百名信眾,等著參加入火安座儀式。吉時一到,明華園玄字團開始跳鍾馗,五位小鬼先出來展現俐落身手,後來鍾馗帶著小鬼、金木水火土等五路大將軍,點燃廣場前的火堆,並進入新廟裡驅除魑魅魍魎等無形眾生及煞氣。
等鍾馗將新廟清除乾淨後,工作人員在新廟四周燃起鞭炮,廟前廣場也響起鑼鼓、鞭炮聲,在道士帶領下,保福宮委員、台北大龍峒保安宮支援的四祖力士,合力扛起保生大帝、大祖、二祖、三祖、三十六神將等神尊,從新廟對面的臨時行宮跨過七星爐,走向新廟,當神尊經過面前,有的信眾會大喊著「進喔!進喔!」,有的則是合掌拜拜。
一入新廟,工作人員迅速地請神尊上座,接著道士帶領所有委員一起上頭香,並到各殿堂為香爐開光,儀式最後就是讓民眾過七星爐,當司儀一宣布,逾五百位民眾自動排成長長的人龍,大家靜靜的等待過香爐,將建廟的喜氣、神明的好運一起帶回家。
三日清晨五時多,包括林忠榮等委員已齊聚在新廟裡,由林忠榮代表宣讀文疏,向上天告知新廟已落成開光。上午十時,則由侯友宜、正爐主林慶堂、前國大議長陳金讓、立委林德福、區長吳興邦等貴賓,一起揭匾、剪綵,隨後一行人各殿參觀,侯友宜看到廟裡大量使用交趾陶、剪黏等精緻寺廟工藝,稱讚不已。
不論是大殿的《保生大帝成道圖》,還是大殿二樓後方的《觀音菩薩助玄奘取經》、《關羽護兄嫂》等大型作品,或是師傅為每個神龕量身打造的龍、鳳圖騰,林忠榮說,「我們應該是全台灣收藏最多交趾陶作品的廟宇」。
中華民國中醫藥學會理事長邱戊己強調,保福宮主祀的保生大帝,就是救治民眾的神明,因此廟方四日與中華民國中醫藥學會、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雙和第六分會聯合義診,請中醫師為民眾把脈、施藥、推拿,還有義工為民眾量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