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思幽】百年撲滿 文與圖/默言 |2015.12.29 語音朗讀 138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3. 清朝時期的燒陶撲滿,投幣孔特別大。 1.鐵製撲滿。 2. 屬於多功能的撲滿。 文與圖/默言 中國人注重理財,隨著時代變遷,理財方式也受西方國家影響變得更加多元。然而,撲滿,則是早期先民儲蓄存錢的工具之一,不僅如此,它還兼具文化、教育、環保的意義。 早期撲滿的投幣孔,主要是根據當時所使用硬幣大小來設計;此外,撲滿的造型也與當時的生活、文化背景有關,像日治時期的撲滿便有彌勒佛、福神、金屬地球儀等造型,光復初期先民也充分運用磁、鐵、竹子、紙等材料創作不同造型的撲滿,甚至一個撲滿擁有多種功能。 過去我們會直接將撲滿打破取得金錢,但先民為了建立孩子儲蓄理財觀念,同時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想取出錢,只要將撲滿傾斜到一個角度,錢自然就能從投幣孔掉出來,不似現代撲滿留有取出硬幣的小孔。 前一篇文章 【遊藝筆記 】 藤蘿寓意 談古詩詞之美 下一篇文章 【名人軼事】雪中送炭 熱門新聞 01【草木堪為友】一樹紅艷的行道大使 南洋櫻花羊蹄甲2025.05.1102學習星雲大師 廣結善緣 布施歡喜2025.05.1103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4【生活智人135】企業家媽媽 蒙哥馬利 深諳育兒之道2025.05.1005【修行在人間】放下自在2025.05.1106社論--脫中入美的經濟難關2025.05.1107金業管理新挑戰 職場Z世代渴望被重視2025.05.1108佛光山功德主 傳承人間佛教信仰2025.05.1209科技傳母愛 點亮盲母新視力2025.05.1110紐西蘭南島佛光山 四度獲評優良建築2025.05.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翰墨天地】 千跪萬拜歸爐香【佛門攬勝】 峨眉山萬年寺無梁磚殿【文化印象】天津安里甘教堂【藏在剪紙中的故事】農家 ──向陳澄波大師致敬【書藝心語】一心一意【遊藝筆記】落霞與孤鶩齊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