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倫(左三)對經濟議題有具體主張,把人民想要知道的問題說清楚。
圖/資料照片
經過千錘百鍊,朱立倫堅定地朝向台灣人民更幸福的目標前進。
圖/資料照片
文/記者陳忠賢、李碧華 圖/資料照片
前言:總統大選進入倒數計時,國民黨朱立倫、王如玄「朱玄配」、民進黨蔡英文、陳建仁「英仁配」及親民黨宋楚瑜、民國黨徐欣瑩「宋瑩配」,莫不全力衝刺,為了讓讀者了解候選人參選歷程與政見,本報一連三天推出選前系列專訪,今天首刊「朱玄配」,朱立倫在國民黨歷經換柱風波及軍宅事件後,能否帶領藍軍,突破綠軍重圍,保住國民黨執政寶座,深受矚目。
朱立倫小檔案
● 1961年6月7日生於桃園縣八德鄉
● 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商學學士、紐約大學財務金融學碩士、紐約大學會計學博士
● 曾任立法委員、桃園縣縣長、行政院副院長
● 現任中國國民黨主席、新北市市長
● 2016年代表國民黨參加中華民國第14屆總統選舉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洪秀柱通過全國黨代表大會通過確定成為候選人後,幾經波折,史無前例的經過黨代表大會取而代之。從輔選的角色轉變為總統參選人,在這場艱困的選戰,將抱持著何種心態進行選舉?
「若要為參選以來的心路歷程下個註腳,我想就是勇敢承擔。這次出來參選總統對我來說,其實完全是一個意外。就像我之前所說,在我去年確定參選新北市長後,參選總統大選就不是我的人生選項,但看到國民黨低迷的選情,身為國民黨黨主席的我,不能為了個人毀譽不顧黨國群體,我要做的是開始行動,不再沉默下去。」對於無法信守的承諾,朱立倫歉意中帶著堅定說,從決定參選的那一刻起,就不會再回頭,不再遲疑。「忍辱負重,笑罵由人。」
朱立倫說,最後讓自己下定決心出來承擔的原因就是,希望能夠守住台灣這塊土地。就像《佛光菜根譚》說道,凡事皆有利弊,只要懂得權衡之道,往大處著眼,枯石朽木也能入藥。「凡人皆有長短,只要懂得用人之道,取彼之所長,破銅爛鐵也能成鋼。」他感悟,一個生命的成長,是要經過千錘百鍊;一個令人驚喜的人生,就是為天下人服務的生命。要服務,就要奉獻犧牲,忍耐吃苦,不能低頭者,成就不了任何事業,不肯努力的人,也無法承擔社會責任。他說,為了成就服務眾人之事業,總是要經歷許多艱困之事,且堅定地朝向讓台灣人民更幸福的目標前進。
「我希望打一場乾淨的選戰,一場為人民福祉而戰的選戰,一場能帶給台灣穩定發展的選戰。負面選舉的手法,對台灣民主絕對是傷害。」朱立倫也表示,台灣的困難,需要大家相互包容,選舉不是為了推倒競爭者,而是提供人民更好的選擇,他相信正面的力量,台灣的力量,黨派不該惡性鬥爭、人民不要冷漠疏離,愛台灣不需要分顏色分南北,兩岸能夠合作雙贏,台灣需要的是,能夠堅持做對的事、走對的路的人,如此台灣才能愈來愈好!
「兩岸政策是許多國人關心的議題,一直是國民黨的強項,馬總統也已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先生完成歷史性的會面。」身為國民黨的接班人,朱立倫強調,大家都知道星雲大師於推動兩岸文化交流不遺餘力,為兩岸的和平穩定做出重大貢獻,今年五月,更看到睽違近二十年的河北幽居寺釋迦牟尼佛,佛身與佛首,終於在佛光山重逢,「金身合璧兩岸情,佛光普照一家親」,不僅是兩岸共同見證文物回歸的壯舉,更是為兩岸交流,寫下歷史新頁。
關於總統辯論會真實呈現想法和政見,朱立倫也表示,經濟、兩岸議題定會有具體主張,做好準備,把人民想要知道的問題說清楚、講明白,也讓民眾做比較,不管深藍、淺藍、淺綠或中間選民,他希望讓台灣沉默力量、理性選民站出來。
你問我答
6個價值、3個目標、4個軸線
問:國內面臨了包括年金改革、財稅改革、教育、經濟發展、低薪、高房價……等內政問題,做為總統參選人有何看法?
答:我們確實可以發現,現在台灣還有許多的社會問題、經濟問題,需要我們來著手解決。關於詳細的政見內容,透過許多的座談會,還有未來幾場政見發表會,我會仔細的向民眾說明。這裡提出我們在制定政策時的主要方針。
首先就是我提出的「六個價值、三個目標、四個軸線」,這是我對台灣未來的一個整體構想與藍圖,國民黨執政團隊,將會按照這樣的規畫,去著手推動所有的政策。
六個價值,就是「關懷、分享、公義」,以及「勤政愛民、民主法治以及兩岸和平」。三個目標,則是「成長、均富、永續」。四個軸線則要推動「建設」、建立「制度」、完善「法規」、強化「人力」。
簡單來說,就是對外要與國際接軌、維持國際和平,對內要關懷弱勢族群、社會人文、民主法治,以及經濟發展。以此為基礎,提出具體務實的國家政策,來開創所有人民安居樂業、生活發展的好環境。
問:未來如何制定相關的解決策略?
答:「台灣供應鏈」與「紅色供應鏈」擴大合作,以「三弓四箭」作為解藥,弓一定要強、箭一定要利,才能強身。
「三弓」就是「壯大科技實力」、「產業4.0劍及履及」、「建立台灣自由經濟島」。「四箭」指的是「以自有品牌建立有完全自主性的供應鏈」、「以進口替代伸展到上游」、「確保下游產業主要供應商地位」,和「打入差異化產品,直接供應先進及新興國家市場」。
另外,成立「產業4.0服務團」協助工具機、3C、紡織、食品、物流、現代農業等產業的顧問服務及應用導入。
分配正義
兩岸和平 合作雙贏
兩岸和平是台灣的發展基礎,台灣的關鍵時刻,是為下一代做出抉擇。台灣唯一的出路是拚經濟,這需要兩岸和平、開放市場與社會和諧包容。未來朱立倫也將努力推動「兩岸和平,合作雙贏」,兩岸新世代不應有仇恨,「我們不能再走回頭路、兩岸不能再對抗」。不但要和平,更重要的是要合作,合作才能雙贏。
今年,朱立倫訪問中國大陸時,會晤習近平特別提到「分配正義」,將更努力讓人民有感,而不是只是少數人享有。「比方說,服貿、貨貿的簽署,以及獲得對岸支持,加入TPP,這些措施可以讓台灣整體經濟,得到發展與提升。還有我之前說過的,讓陸客來台人數繼續增加。」留學生交換可以更加頻繁,透過文化與學術的交流,讓兩岸可以長治久安,永享和平。
朱立倫認為,與對岸的接觸是台灣不可避免的,所以台灣必須與人民有更多的溝通,「國民黨絕對不會出賣台灣的利益,守護台灣的和平與安定,我們同樣加強國防,增加與其他國家的外交往來,讓溝通談判過程更加透明,減輕人民的疑慮。」他說。
競選主軸
ONE Taiwan 捐棄成見
問:大部分國人對於藍綠惡鬥或政黨惡鬥都感到不耐及厭煩,執政黨的施政若處處被掣肘,也難發揮。如果您當選總統後,重大政策是否會先與在野黨溝通?如何改善與在野黨的關係?
答:相信大多數的民眾對於「藍綠惡鬥」都抱持著相當負面的想法,我自己也是如此。如果凡事都要分政黨色彩,相互杯葛,對整個台灣的發展沒有幫助,不是人民之福。
因此,我這次提出ONE Taiwan的競選主軸,就是希望大家捐棄成見,不管族群,省籍,通通都是只有一個台灣,能夠以人民的利益為依歸,讓台灣以團結取代分裂,不要再讓這個社會撕裂、內耗,而是要向前看,透過政府與人民的共同努力,帶領台灣走向世界。
為了實踐這樣的理念,若我擔任總統,一定會跟在野黨做有效的溝通,更重要的是跟人民溝通。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希望推動國會改革的原因,希望透過更公開、透明的國會,讓人民了解政策制定的過程,建立與人民、在野黨暢通的溝通管道,才能使國家發展優先於政治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