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家之道 剩餘的錢

文/金沙子 |2015.12.25
1846觀看次
字級

文/金沙子

猶記幾年前,我背著小兒子,右手牽著大兒子,左手摸著口袋裡僅剩的五十元銅板,三個人走過超商,兒子定睛在透明玻璃窗裡琳瑯滿目的包裝零食,city coffee飄盪著濃郁的音符牽引著我的嗅覺,忍不住真想進去犒賞自己。

是月底的當天,得到下午三點多,先生的戶頭才會轉進薪資,但現在才是早晨時間,不到最後關頭,我是不會花掉這五十元的。

我總盼望有那麼一天,錢包裡隨時隨地都有剩餘的錢,讓生活富足而游刃有餘。

很難想像,幾年後這個願望真的實現了。現在每一天隨時打開錢包,總是有著剩餘的錢,偶爾是千元大鈔,有時是五百元或百元鈔;可以隨時犒賞自己,朋友一邀約就答應著去吃大餐,甚且大家一揪團,只要是心中想要的,都能毫無顧忌地參一腳採購。

我在剩餘的金錢中,追求充裕的物質生活,漸漸地,我迷失了自己。

以前,一領薪水,不到幾天光景,每筆錢各往其所,所剩無幾,然後咬緊牙根強撐到月底。接近月底,總是一再伸手緊握著那僅存的五十元或百元,然後真誠地感恩菩薩護佑家人的健康和出入平安,而沒有其他額外的支出與借貸。

南部娘家供我的米菜油鹽是我最需要的開伙食材,一菜一葉一粒米一滴油都彌足珍貴。除了朋友婚宴,不曾出入餐廳,惜福、簡約得「不食人間煙火」。

簡約的粗茶淡飯裡,曾經喉頭吞著「貧賤夫妻百世哀」的悲涼,也徘徊在中低收入戶門檻邊緣;但我總是感恩,含辛涕淚,終於攜手走過。

不知多久,心中不再燃起感恩惜福的念頭。櫥櫃裡堆著長了米蟲的稻米;外食的便利,忽略南部寄來的蔬果,任憑菜葉由綠到黃,熟到爛,然後變成廚餘,我看見自己人性的墮落。

父母親務農的生活,每月的剩餘其實不多;卻可以在幾年之間,存下一筆定存,堅持「現在孩子念書正需要用到錢哪」地要我收下。

曾經期盼的剩餘,卻隨興地闊綽揮霍,不知覺中,「想要」的欲望像黑洞深深吸引著我一步步踏入無盡頭的深淵。

其實我剩餘的,遠遠超出父母所剩餘的,但我卻跟以前一樣,僅足以滿一家四口之溫飽。

原來富足與否,不在剩餘的多寡,而在於能否堅持身心靈的簡約和儉樸的生活態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