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康翊筠台北報導】為提升台灣研究國際學術地位,教育部近來積極推廣與國外知名大學合作辦理台灣相關主題講座、課程、台灣研究中心或台灣研究獎學金,二○○九年與德國杜賓根大學「歐洲當代台灣研究中心(ERCCT)」共同推動台灣研究計畫,迄今五年。
ERCCT之台灣研究講座計畫,每年提供一名在歐洲就讀的博士生或博士後研究員來台,補助機票及生活費,進行田野調查和社會科學研究。近年已有六名博士生及一名博士後研究員來台調查、研究。
義大利籍的坦布羅,在英國倫敦大學攻讀博士,為受獎生之一,她以人類學角度研究眷村文化,除了一般研究人員的學術研究方法,更特地住在北投眷村,每日與居民交往互動,實地體驗眷村生活。
由於原眷村居民明年六月將遷至新建高樓居住,村內原有建築前景不明,於是她從台灣注重記憶保存的框架下,將舊眷村的生活記憶,完整記錄下來,探討日據時期、村民自建及婦聯會建造的建築格局及擺設,進而思考統治者對於空間的影響、三代眷村外省人之差異,並進入到台灣古蹟保存議題,完整的從私人空間延伸到公共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