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逋肱的《蚓菴瑣語》中有一則趣聞:
明萬曆末年,有一督學史姓喬,到郡試考場巡視。喬公個性廉毅嚴謹,不稍寬容,並有一眼目盲,考生暗中嘲諷他為「獨木橋」,意為「獨目喬」,也比喻其難行也。
喬公還有一怪癖,討厭看到考生吟哦時搖首晃腦的樣子,因此命令差役用封條將考生的儒巾與桌子黏在一起,若是考生坐在柱子旁,便將儒巾與柱子固定。一旦發現考生因為搖首擺腦而將封條弄斷,便摘去他的頭巾,待繳卷時,無頭巾者就將試卷另置一旁,就算文章做得再好,也要降一等計分。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總有考生會變花樣,搞一些名堂來應付,例如:
有一聰明的考生,被摘去頭巾後,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將束髮的網巾一併丟棄,改變髮形,假裝根本未戴頭冠,然後若無其事的瀟灑繳卷而去,瞞天過海之舉,連巡役也未發現。
另外有一調皮的考生,故意製造笑料,他在位子上大聲喊:「稟宗師大人,有隻蒼蠅在我鼻上飛來飛去,奇癢無比,我不敢擅動,請派差役來將牠驅逐,好讓我安心做文章吧!」其他考生一聽,哄堂大笑,笑到東倒西歪,所有人的封條都因此斷落,終至無法一概懲治。
因此,有考生又做打油詩:
秀才搖擺擺,難過獨木橋;
過了獨木橋,依舊搖擺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