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明年將不出寒假作業,台北市家長憂喜參半;其他縣市學校議論紛紛,不過大半老師與家長認為寒暑假作業可改變方式,萬萬不可廢除。
我在學校服務多年,學生寒暑假作業已隨著時代變遷、教育現場變化,有了更迭,也就是脫離紙本書寫形式,有的讓學子利用假期「尋根探源」,拜訪地方耆老,了解祖先歷史淵源、記錄家族族譜。
或讓學生與父母旅遊,寫下親子之旅「心得報告」;即使仍有學校採紙本作業,也做了修改,如閱讀課外讀物、練書法、寫一封信給老師等。
有些偏鄉地區學校,還讓學生下田耕作,體驗農民耕作辛勞。換言之,寒暑假作業可多樣化,因地制宜,也要「與時俱進」,讓各地區學子有他們需要又實際的作業,才有意義。
寒暑假漫長,沒有作業,不是只一句「好無聊」,無所事事除虛度大好時光,恐會帶來許多副作用,屆時誰負責?
劉錦得(彰化縣/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