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貓雖是蕨菜,但只要煮熟、勿大量食用就安全無虞,但因過貓的鉀含量高,腎功能差或洗腎患者需控制食用量。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近來網路流傳「過貓(蕨菜)有致癌性,別再吃」,甚至屬名「中央健保局關心您」。醫師強調,國外研究會致癌的蕨類(bracken),與台灣的過貓品種不同,並無因食用過貓而中毒的案例,民眾不需恐慌。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說,國外研究蕨菜「bracken」因含有原蕨苷成分,動物實驗發現真會造成老鼠罹患胃癌、腸癌、食道癌、乳癌等,但國內常吃的蕨菜無「bracken」品種,民眾不用擔心。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賴怡君說,過貓是蕨菜,只要煮熟、勿大量食用就安全無虞,但因為過貓的鉀含量高,腎功能差或洗腎患者需要控制食用量。
她指出,成人每天至少要吃三百克的蔬菜,最好顏色與種類多元,營養才能互補。
衛福部健保署昨天澄清,該署已於二○一三年由健保局改制為健保署,從未公布這類訊息,提醒民眾勿聽信謠言。
網路也盛傳蔬菜含亞硝酸,隔夜會轉變成亞硝酸鹽恐致癌。顏宗海指出,蔬菜因施肥含亞硝酸,在體內會變成亞硝酸鹽,在腸胃道合成致癌的亞硝胺,但都很微量,清洗與烹調過程中幾乎被破壞殆盡,不至於致癌,但隔夜菜保存不當有細菌或微生物汙染問題,不建議食用。
賴怡君說,隔夜菜營養素流失,亞硝酸鹽含量也確實較高,可能導致腸胃道癌症,但致癌並非單一的因素造成。
她建議不要煮太多,盡量現煮現吃,可多攝取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破壞亞硝酸鹽合成致癌物亞硝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