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藤上的蜥蜴和昆蟲」作品的主角是蜥蜴,配角是小昆蟲。蜥蜴的種類有很多,像是變色龍、壁虎、石龍子和科莫多龍等。圖/王良傑、陳志鵬
「蔓藤上的蜥蜴和昆蟲」作品的主角是蜥蜴,配角是小昆蟲。蜥蜴的種類有很多,像是變色龍、壁虎、石龍子和科莫多龍等。圖/王良傑、陳志鵬
文與圖/王良傑、陳志鵬
「蔓藤上的蜥蜴和昆蟲」作品的主角是蜥蜴,配角是小昆蟲。蜥蜴的種類有很多,像是變色龍、壁虎、石龍子和科莫多龍等。
變色龍主要分布在非洲和馬達加斯加,而台灣則是有斯文豪氏攀蜥,若想看更多的種類,可以至寵物店觀察。在這次的作品中,並沒有要表現特定種類的蜥蜴,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而定。觀察蜥蜴,可以注意牠們的頭部,多數是一頭圓、一頭尖,有些像椰子的未熟果,可以選用來製作蜥蜴的頭部;身體的部分,可採用豆科的蘇木果莢,或其他肥大的豆科果莢。
斯文豪氏攀蜥的眼球較平面,而變色龍的較凸出且立體。這次的作品選用半球體的造型很合適,不妨採用青剛櫟的殼斗。殼斗是指由小苞片所組成的總苞,很像一個小杯子,頗具特色,但是平地不易尋獲,可以嘗試用其他種類的種子切半代替。蜥蜴的四肢,採用了皺巴巴的蘋婆果皮。許多果皮在失去水分後,會呈現皺巴巴的現象,並帶些彈性,例如橘子皮。也可以將樹皮剪裁成四肢的形狀,最後再插上蒲葵果蒂枝當作尾巴就完成了。
圖片範例中,在蜥蜴前方處停了一隻昆蟲,照理說,除了像蜻蜓、蚊蠅、蜂和鱗翅目等昆蟲,在休息時是張開翅膀外,作品上這一隻不知名的昆蟲有點另類,像是張翅的蚱蜢,被虎視耽耽的蜥蜴狠狠的盯著,在作品中可隨心設計一隻。
工具:
剪刀一把、電動鑽孔機一部、木工鑽頭一支、保麗龍膠一瓶、水彩或壓克力顏料一組、立可白一瓶。
材料:山葛的蔓藤莖或其他木質蔓藤植物一段、木果莢一個(蜥蜴身體)、未熟椰子一顆(蜥蜴頭部)、青剛櫟殼斗一個(蜥蜴眼睛)、蒲葵果蒂枝(蜥蜴尾巴)、蘋婆果皮切片四片(蜥蜴四肢)、樟樹切片一塊(蜥蜴台座)、桃花心木葉柄兩小段(昆蟲觸鬚)、羊蹄甲葉片數片(昆蟲翅膀)、苦楝小枝六小段(昆蟲腳)、石頭數塊(要增加台座重量)。
作法:
一、依材料名稱,上網認識植物,再前往實地收集材料。
二、使用電動鑽孔機將樟樹切片台座鑽孔,並依山葛莖的粗細決定鑽孔大小。
三、選用一小段山葛的莖或其他不易腐爛的木質蔓藤植物,插入樟樹台座上,並調整重量的平衡。
四、大蜥蜴和小昆蟲的各部分,以保麗龍膠接合。昆蟲翅膀用剪刀將羊蹄甲葉片剪出形狀,昆蟲軀體則由自己創想。
五、依自己喜愛方式著色。